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2篇
  免费   95篇
公路运输   375篇
综合类   376篇
水路运输   584篇
铁路运输   269篇
综合运输   1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分析了常见的3种飞机防冰腔结构,应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双蒙皮防冰腔结构网格模型。采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模拟热气在防冰腔内的流动状况,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传热效率分析,建立了防冰腔结构参数对传热效率的重要性测度模型。通过随机响应面法建立防冰腔结构参数与传热效率的函数关系,采用低分散性抽样法求解防冰腔结构参数的重要性测度,建立了防冰腔结构参数的重要性测度分析流程。分析结果表明:当笛形管中心到外蒙皮的距离从35.15mm增加到38.85mm时,传热系数由0.505减小到0.463;当双蒙皮通道高度从2.85mm增加到3.15mm时,传热系数由0.495减小到0.476;当射流孔孔径从1.90mm增加到2.10mm时,传热系数从0.505减小到0.494;当射流孔角度从14.25°增加到15.75°时,传热系数从0.476增加到0.494。防冰腔结构参数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射流孔角度、笛形管中心到外蒙皮距离、射流孔孔径、双蒙皮通道高度,在防冰腔结构加工与装配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射流孔角度与笛形管中心到外蒙皮距离这2个参数。  相似文献   
52.
赵媛媛 《船舶》2015,(2):94-100
简述了3 200 t风电安装船的总体布置及主要功能,针对柴油机驱动的全回转舵桨的动力推进装置、自动化的电站系统、风电机组DP1(动力定位)安装定位系统、风电机组的浮式运输系统和船舶座底配套高压冲洗水系统方案进行介绍与分析,从而描绘出该船在机电系统设计方面的特点与亮点。  相似文献   
53.
张富明 《船舶》2015,(4):1-9
文章从某万吨级货船轴系的液压联轴节更新安装出发,介绍液压联轴节的原理,装配及轴上的安装方法,分析影响扭矩传递能力的安装参数的计算及相互关系。为类似船舶液压联轴节的故障分析和更新安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浮筒取能效率测试是波浪发电平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测试系统不但测量精度低,而且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复杂。为此,该文基于“海院1号”波浪发电平台,采用虚拟仪器LabVIEW软件开发了浮筒取能效率数据采集系统。文中介绍了“海院1号”波浪发电平台及其浮筒,进行了测试系统的设计,实现了浮筒取能效率测试的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曲线拟合及绘制、生成报表、信号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等工程。对实际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精度高、运行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人机界面友好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5.
为提高生产效率,对秦皇岛港煤四期定位车进行了改造,并将定位车变频器更换为西门子6SE71 36系列的变频器.阐述了新变频系统的结构,对变频器调试作了说明,改造后,降低了故障率,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56.
合福客运专线箱梁架设过程中,需过隧道运输箱梁,但DCY900型运梁车驮运箱梁时,外形尺寸超限,无法通过隧道。通过对隧道尺寸及运梁车工况分析,提出合理的运梁车改造设计方案,使DCY900运梁车顺利地通过隧道运梁,解决了实际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57.
This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causes for the change in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transport sector in India. The patter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ir causes for change are benchmarked against select countries. A mathematical model that decomposes changes in energy consumption to various factors has been used. The changes i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re attributed to growth in transport volume, structural change or modal shift, and energy intensity. The analysis is conducted for passenger and freight transport separatel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rowth in transport volume has been the main cause for increase in energy consumption for both passenger and freight transport in India despite the decline in energy intensity of various transport modes. Though not surprising for a growing economy like India, this poses a challenge for the future. Currently, India is a low carbon economy.  相似文献   
58.
A multi‐objective, time‐staged network‐design problem is formulated. Through transformation, the problem is decomposed into a set of single‐period, single‐objective problems. Lexicographic ordering is instrumental in effecting this transformation; it also allows a backward‐recursion algorithm to be applied using strong pruning criteria. Furthermore, monotonicity properties enable us to solve the problem using the familiar tree‐search algorithms. The solution method has several desirable properties — as shown by an example and a case study of Tripoli Province, Libya. First, the algorithm ensures continuity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over the multi time‐periods and provides optimality in later computational stages irrespective of the decision at an interim stage. Second, the algorithm tends to provide accessibility to unconnected regions in the study area at low user‐cost without employing weights to the two objective functions of accessibility and user‐cost efficiency. Such a property is deemed advantageous for suggesting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s based purely on purchasing the greatest benefit for each dollar, with political neutrality strictly maintained.  相似文献   
59.
文中简述了某天然气管道A站-B站段内检测通球过程中封堵三通处出现的卡堵问题,结合通球、封堵等工程实践,对卡球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塞堵的设计缺陷,通过理论计算提出了塞堵的优化设计,解决了塞堵无旋转限位的问题,并对优化设计后期实践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对天然气管道带压封堵、通球,提高输气效率等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0.
隧道施工缝为隧道衬砌最薄弱部位,其防水效果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及后期运营的安全性,尤其是电化铁路,对隧道渗水要求极为严格。一般隧道设计施工缝防水为"三防",纵向施工缝采用背贴式止水带、钢边止水带,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工人技术水平、保护措施不到位等原因,止水带的安装经常出现安装线形不顺直、埋设位置偏移、止水带破损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防排水效果。在采用测量定位、钢筋卡固定、垫层施工后,止水带施工质量可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