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20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 毫秒
31.
在对沥青路面施工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PSS/H系统仿真软件的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仿真模型.对某路段沥青路面施工实例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沥青路面机群施工机械的优化配置方案,该方案实现了沥青路面施工机械的最佳配置,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近几年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从招投标到施工过程中筑路机械的重要性,探讨了筑路机械监理在机械化施工中的作用及监理的任务和内容。  相似文献   
33.
公路养护机械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公路养护作业的全局出发制定养护机械配置方案。经济性、合理性等适度的目标是科学决策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4.
根据鹤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 ,详细介绍其施工组织、机具配套、施工工艺及反映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推行铁路隧道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提出推行隧道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四化"手段,即专业化——以架子队管理模式组建专业化施工队伍,机械化——以配套设备的"管、用、养、算"实现机械化管理,工厂化——以"五固定"模式实现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信息化——以信息化建设推动施工现场的可视化管理、预警管理,并针对"四化"手段的具体做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同时以工程实例说明"四化"手段的效果明显,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第四讲——钢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6,36(2):123-130
介绍型钢钢架的类型、应用要点及功能效果。重点阐述能使型钢钢架发挥支护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 与围岩紧密接触、增强脚部支持力、与喷混凝土形成一体、采用高规格型钢钢架),强调应坚持钢架与围岩间用楔块楔紧;提出当围岩条件恶劣时,可借鉴日本开发的用型钢代替大拱脚的方法;认为当断面大、围岩差时,有必要用高规格的H型钢代替工字钢,可不增加开挖断面面积和喷混凝土的数量。介绍瑞士在Gotthard隧道预计会出现大变形时,采用的可缩式钢支撑,具有使坑道刚性逐渐提高的效果。我国钢架多采用人工架设,速度慢且架设质量难以保证,介绍日本的钢架架设设备(带举重臂的一体型喷射台车和搭载在钻孔台车上的架设机械),这些设备可以提高钢架架设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介绍日本对型钢钢架的施工管理规定。从国外隧道施工趋势来看,采用型钢钢架很少,采用格栅钢架更为普遍。在格栅钢架的应用方面,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经验更为成熟。我国的格栅是4肢的,美国、日本、欧洲一些国家的格栅是3肢的。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挪威的钢筋肋。日本在二川公路隧道的试验,认为在与标准支护模式同等承载力的条件下,3根主筋构成的格栅,每榀比H型钢大约节约100 kg钢材。日本正在研究用高强度喷混凝土代替型钢钢架的可行性,值得关注。最后强调: 1)钢架如果与围岩不紧密接触,就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支护功能,因此,设置楔块必不可少,喷混凝土时钢架与围岩间要喷密实; 2)应进一步研究格栅钢架和型钢钢架的应用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37.
从公路路基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的现状出发,深入进行了在复杂地质条件、土质条件下的机械化施工组织的研究,提出了路基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的组织思路。  相似文献   
38.
试论提高公路路面机械化养护作业效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高速公路路面机械化养护工程实践,从制约高速公路路面大中修养护工作效率的几个重要因素入手,分析提高作业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39.
只有实现养护机械化,提高公路养护水平,才能适应公路养护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0.
从当前县乡公路建设的形势出发,讨论县乡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化的必要性,分析县乡公路施工机械化的障碍,从而提出加快施工机械化进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