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94篇
综合类   79篇
水路运输   65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拖航工况是自升式平台结构安全评估的重要工况之一,惯性载荷是拖航工况评估中必须考虑的载荷之一,其计算通常依靠假定平台做简谐运动来实现,而这种假定是否可靠是未知的。为确定拖航工况下自升式平台所遭受的惯性载荷,文中利用SESAM软件及线性势流理论直接数值求解平台的运动响应RAO,并对垂荡、横摇和纵摇进行预报,将预报结果与简谐运动的假定进行比较。根据比较可知,简谐运动的假定是非常保守的假定。  相似文献   
82.
在考虑切削热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切削式吸能过程的惯性效应,计算了不同初始撞击条件下的稳定切削力、切削位移、最高温度、热耗散能量和热耗散能量比例。计算结果表明:初始撞击能量为20kJ时,切屑生成时切削力未出现明显的初始峰值,稳定切削力变化范围为63.0~63.8kN,变化规律相同,变化趋势一致;撞击质量为200kg,撞击速度变化范围为3~10m·s-1时,稳定切削力变化范围为63.0~64.4kN;撞击速度为10m·s-1,撞击质量由0.4t增加至3.2t时,热耗散能量由4.12kJ增加到36.64kJ,热耗散能量随撞击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最高温度变化范围为586℃~602℃,热耗散能量比例变化范围为20.6%~23.2%,稳定切削力的变化范围为63.0~64.1kN。可见,在切削深度和刀具几何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初始撞击能量、撞击质量和撞击速度对切削力影响很小,切削式吸能过程的惯性敏感性弱,切削式吸能结构属于第Ⅰ类,而且,切削热占能量耗散比例大,撞击速度对其影响程度大。  相似文献   
83.
以开口截面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理论为基础,推导出波形钢腹板Ⅰ型钢梁约束扭转时扭转中心的精确位置,并求得以扭转中心为极点的主扇性惯性矩,在此基础上求得波形钢腹板Ⅰ型钢梁的弹性弯扭屈曲临界荷载的计算公式.使用所得的计算公式对5片波形钢腹板Ⅰ型钢梁进行弹性弯扭屈曲临界荷载的计算,计算结果与ANSYS有限元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所得公式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波形钢腹板Ⅰ型钢梁波形的形状对其弹性弯扭屈曲临界荷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该文介绍了某化工园区废水处理装置扩建工程设计规模3 000 m3/d,通过采用原水分质预处理,再混合进行生化处理的工艺,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工艺中运用了三维电极电解、铁铜微电解技术等技术。该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高、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5.
汽车座椅动态试验CAE分析及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某车型后排座椅骨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欧洲经济委员会ECER17法规中关于座椅抗惯性的动态试验标准要求,对某汽车后排座椅进行抗惯性动态试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揭示了座椅结构的应力集中位置,以及座椅结构中容易导致试验失效的薄弱环节,为正确设计以及合理调整改善结构方案提供了依据。通过优化设计,完善了产品的结构。  相似文献   
86.
动静法通过惯性力将动力学问题转化为按静力学平衡问题求解.文章对用动静法求解无限个质点组成质系的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明确给出定轴转动刚体惯性力系的主矢主矩沿直角坐标轴的分量公式,并用实例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87.
在矩形箱格的矩形沉箱和扇形箱格之圆形沉箱的浮游稳定计算原理的基础上,对两种类型椭圆沉箱两端半圆段内不同几何形状的箱格之自身对称轴的惯性矩,经图形转轴公式和平行移动公式转换,并经数学推导得到对椭圆形沉箱纵向形心轴平行的箱格自身形心轴的惯性矩i及其之和Σi的计算式,从而解决了椭圆形沉箱浮游稳定计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
分析某后置发动机客车车内轰鸣声产生的原因,并通过改变传动系统的转动惯量,较好地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89.
国内三轮车产业的发展已到瓶颈期,微型新能源车将是它未来良好的选择。文中,从三轮车现状出发,首先研究其受市场欢迎的原因;其后,分析了其在使用、性能改进、成本降低方面的局限;再次,揭示其在电动车发展上的垫脚石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0.
在季节性冻土区,冻融作用下土体的水分迁移及其伴生现象会诱发黄土路基发生病害,探明冻融作用下水分迁移对压实黄土强度的影响及其机制,对于黄土地区路基工程冻融病害防治非常必要。采用大尺寸设备对洛川黄土开展单向冻结-双向融化作用下的冻融循环试验,对土体温度场、水分场均加以监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直剪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结果表明:土体温度场在每级负温作用下50 h达到稳定,单向冻结完成后冻结深度为46 cm;含水量在冻结区增加,在未冻结区减小,土体融化后水分回迁但回迁量小于冻结时的迁移量;土体剪切强度与含水量分布沿土体轴向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冻融后土体强度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临界冻结锋面处强度劣化效应最明显;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土体孔隙面积和分形维数均表现为增加,其中微、小孔隙减少,中、大孔隙增加,冻融循环7次后土体微结构基本趋于稳定,土体强度与孔隙面积成反比例关系;土体在冻-融过程中,冻结区水分的显著增加是造成土体强度衰减、孔隙增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