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167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4 毫秒
71.
通过对向家坝坝下宜宾—朱沱河段建立一维及二维非恒定-分形数学模型,研究该河段及局部滩段水流条件,利用累计和变维分形方法,得到河道纵剖面河流长度分形维数和河道横剖面河流宽度分形维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河道纵剖面分维数和河道横剖面分维数与通航水力指标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宜宾—朱沱河段中,随着河道纵剖面分维数的减小,横剖面分维数逐渐变小。2)在满足最低通航流量要求情况下,宜宾—泸州段的纵剖面分维数的取值范围为-1.297~-1.049,泸州—朱沱段的纵剖面分维数的取值范围为-1.305~-1.032。3)在宜宾—朱沱河段中,某一流量下横剖面分维数值反映的是某断面的地形与该级流量的相关度,而滩段横剖面分维数反映的是全河段地形与流量过程的相关度。  相似文献   
72.
船闸引航道隔流墙的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明红  韩巍巍  吴澎 《水运工程》2016,(11):162-166
引航道布置是船闸总体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船闸设计成败的关键。在天然河流上建设船闸,在船闸与泄水建筑物或电站之间通常设置隔流墙,将引航道水域与通过枢纽的水流隔开,形成引航道内有利的水流条件。从船闸引航道隔流墙布置的角度,强调对于不同的口门区位置,应采用不同的通航水流条件判别标准,并分析隔流墙的长度和位置在掩护引航道、抑制横流等方面的作用。最后介绍石虎塘枢纽船闸布置的案例。  相似文献   
73.
邓年生  王炳奇 《水运工程》2004,(5):62-63,87
分析现行标准规范对潮汐影响明显的感潮河段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的有关规定及存在问题,提出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作为这类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建议。并建议有关标准规范采用与理论最低潮面值接近的其它实用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74.
一字型防波堤口门通航水流条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防波堤一字型口门布置 ,根据不同的水深、流速、流向与口门宽度的变化和遥控自航船模的航行情况 ,得到相应的口门通航水流条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5.
通过整体定床物理模型试验和船模通航试验,对孟洲坝枢纽二线船闸上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步设计方案停泊段及口门区横向流速超标,不满足安全通航要求。采用加长隔流墙并设置透水段等措施对方案进行优化,并提出推荐方案。推荐方案下,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且船模通航试验显示船舶操纵参数未超出规范限值,可满足安全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76.
文章通过现场实测潮汐、潮流、含沙量、底质、水深以及浮泥密度和高低频水深等资料的对比分析,采用港池回淤泥沙流变试验和船模阻力试验等方法,对珠海电厂港池及航道的浮泥分布及适航水深重度标准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成果为珠海电厂港区适航水深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77.
对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2.0版)的嵌入式ECS进行研究。完成系统的模块划分和功能设计,探讨关键技术,在Linux的Eclipse环境下实现了系统软件部分,并进行实际运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高效、能够充分展现长江电子航道图公共服务平台所提供的实时数据,为船舶航行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78.
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后影响枯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采用1982—2002年水文资料对荆江河段设计水位进行计算,参照水沙数学模型所得预测值,并利用蓄水以来的荆江河段枯水位对其进行复核,得到的设计水位偏于安全,既体现了蓄水后的影响,又反映了设计水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9.
杨立波 《船舶工程》2013,35(2):19-21
为适应海上交通安全管理需要,确定巡逻和救助船舶配置规模,根据船舶使用水域和功能定位,将巡逻和救助船舶划分3种类型和7个系列,基于巡逻船雷达基本探测原理和巡逻路径,计算巡逻船有效监管距离和面积,基于海上交通应急到达时间要求和救助路径,计算救助船有效救助距离和面积,根据离岸不同距离水域面积和岸线长度,确定巡逻和救助船舶配置规模,提高巡逻和救助船舶布局规划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0.
曲直  陈界仁 《水运工程》2013,(5):116-119
赣江下游河道近年来受河床采砂、航道整治等影响,河床下切、水位下降,河床形态发生变化,该段航道整治参数也发生变化.在对赣江樟树至外洲河段河床变化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河床下切对河道水文特性影响的分析,依据最低通航水位及航道整治线宽度计算方法及原理,分析了赣江樟树、丰城、市汊、外洲水文(位)站的最低通航水位、樟树至外洲段的整治线宽度变化,并与Ⅲ级航道整治中设计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河床变化对赣江下游的航道整治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