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4篇
  免费   122篇
公路运输   512篇
综合类   547篇
水路运输   283篇
铁路运输   313篇
综合运输   1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南水北调东线某工程调水分流区通航水流条件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改善通航水流条件的方案.计算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分流区通航水流条件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方案2通过扩挖金宝河及分流区南侧对回流区和横向流速的改善效果较好,推荐其作为工程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2.
建筑工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出现裂缝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由混凝土材料特性、结构设计、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原因引起。对工程实际中容易出现的裂缝进行分析和说明,并介绍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3.
地下工程建设对城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地下工程在施工和运营的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为地下工程的建设规划及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在总结地下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基础上,以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施工期车站基坑降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地铁运营后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地铁施工期的基坑降水只发生在张家堡站,中心水位下降6.3m,降水量为10454.15m^3/d,影响半径441m,对地下水流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地铁建成运营以后的地铁线路阻挡了地下水的径流,造成“迎水面”水位壅高,“背水面”水位降低,通过模拟水位变幅在0~1.7m。  相似文献   
94.
客运专线整孔箱梁预制裂缝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客运专线整孔箱梁裂缝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控制裂缝的措施和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处理方法,为今后客专900t整孔箱梁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针对长征ⅢB-160型架桥铺轨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该架桥铺轨机在以后的黎湛铁路、钦北铁路及浙赣铁路的铺架中安全优质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对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地下空间的内涝风险源进行识别与分析,建立地下空间内涝故障树.由FTA可知,对于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机械设备联动故障是其地下空间内涝产生的最重要因素.从设计、建设及运行方面对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地下空间内涝风险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分别提出了应对厂区超量进水、内部渗水、外部雨水等情况的防汛措施.  相似文献   
97.
广州港沙角水域发生了两起大型拖带船组碰撞锚泊船的事故,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从两起事故的共同点出发进行了详尽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在狭窄水道进行大型拖航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98.
阐述了如何缩短集装箱船舶在港停泊时间,增强码头堆场集装箱的周转能力,提高集装箱船舶的装卸速度等3个方面的见解,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举措,这些措施对实现集装箱码头现代化、智能化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王世良  王磊 《路基工程》2013,(2):189-191
半刚性路面开裂一直是业内人士研究的课题。通过开裂原因的分析,确定了在济徐高速公路中,采用较低设计强度,基层混合料采用嵌挤式结构,并在施工中对上下基层连续铺筑等一系列防止半刚性路面开裂的技术措施,基层均未收缩开裂,铺筑沥青后,路面完好。  相似文献   
100.
石太客运专线石板山隧道前长7505m,位于R=12000m曲线上,线间距由4.96m渐变至4.6m,断面变化处采用顺接过渡,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是全线贯通的控制工程之一。通过对石板山隧道进口段衬砌施工实践,着重阐述衬砌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