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72篇
公路运输   148篇
综合类   55篇
水路运输   44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4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61.
陈小昕  牛元秀 《中国海事》2013,(10):18-20,23
文中通过探讨船舶物权登记制度中行政权的运行空间,分析船舶物权登记的本质,力争为船舶物权登记的审查方式与审查标准提出一条有效解释的路径。  相似文献   
62.

Despite the hundred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being spent o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 from roads, rail and airports to energy extraction and power networks to the Internet -- surprisingly little reliable knowledge exists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investments in terms of actual costs, benefits and risks.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from the firs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tudy of cost performance i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he sample used is the largest of its kind, covering 258 projects in 20 nations worth approximately US$90 billion (constant 1995 prices). The paper shows with overwhelm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at in terms of costs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do not perform as promised. The conclusion is tested for different project types,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s and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Substantial cost escalation is the rule rather than the exception. For rail, average cost escalation is 45% (SD=38), for fixed links (tunnels and bridges) it is 34% (62) and for roads 20% (30). Cost escalation appears a global phenomenon, existing across 20 nations on five continents. Cost estimates have not improved and cost escalation not decreased over the past 70 years. Cost estimates used in decision-making for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re highly, systematically and significantly misleading. Large cost escalations combined with large standard deviations translate into large financial risks. However, such risks are typically ignored or underplayed in decision-making, to the detri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welfare.  相似文献   
63.
为应对机动车的迅猛增长,城市道路不断加宽,行人过街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在大型路口行人很难一次完成过街,传统的平面过街方式暴露出诸多弊端。国内很多城市开始产生二次过街模式,本文以厦门市为例,分析了行人过街的主要问题,从道路时空资源角度定量分析了二次过街的适用范围,对二次过街的系统组成、设置模式和适用条件加以归纳总结,提出了二次过街设施的设计方法,并对近期实施的示范点进行了总结检讨,较好地指导了二次过街试点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64.
阐述了动车组运用问题的内涵及条件.围绕动车组运用模式、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模型、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算法等方面的问题,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纵向比较与评述;同时在动车组运用问题相关方面的阐述中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横向比较与评述.分析了现有研究成果并对动车组运用问题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5.
动态交通分配(Dynamic Traffic Assignment,DTA)理论是智能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关键技 术基础之一,也是当前交通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离线的交通规 划及政策评估和在线的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本文首先回顾了DTA理论50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 了不同发展阶段形成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其次介绍了DTA问题的两个基本构成:出行选择准则 和交通流传播模型,指出这两个基本组成部分通过走行时间函数(或阻抗函数)来关联,并总结了 DTA 问题中主要的出行选择准则、主要的交通流传播模型、重点关注的交通行为、走行时间函 数。依据出行者的出行选择内容、交通状况掌握、出行需求弹性、出行决策时间跨度以及用户类 型等对动态交通分配问题进行分类,并详细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动态交通分配问题之间的差异。 进一步,介绍了DTA问题主要的解析模型,依据时间是否连续和使用的决策变量分别对DTA模 型进行分类,并总结了不同类型DTA模型的主要优缺点。介绍了不同出行选择准则下DTA问题 的主要求解方法,并评述求解方法的收敛性、效率等。此外,还概述了DTA模型在交通规划、交通 政策评估、交通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DTA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展望,指出DTA 理论和方法可以在5方面取得突破:动态网络加载模型的高效计算方法和性态良好的动态阻抗函 数,大规模交通网络上DTA问题的有效求解算法,超级网络上基于活动链的DTA模型,DTA模型 在交通管理与控制中的应用,未来智能网联环境下DTA模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6.
This paper provide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linkages between transport disadvantage and social exclusion. It follows earlier work in proposing social capital as a concept that mediates those linkages but argues that transport researchers must not confine themselves to conceptualisations of social capital as predominantly benign and capable of reducing transport disadvantage and social exclusion. A range of hypothetical pathways is discussed, highlighting the Janus-faced character of social capital as a medium for both the effectuation of progressive social change and the perpetuation and creation of social inequalities. An analysis is provided of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recent transport-related literature supports or rejects the hypothesised pathways, and key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67.
为保证TMIS系统具有很好的容错能力,从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都采取了必要的容错措施。本文涉及的只是中央实时处理软件的容错设计与实现,即在中央实时处理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中,如何采用软件排错、软件容错技术以提高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8.
以时间要素为研究对象采用概率统计理论、极大代数、计算机模拟等理论与技术手段,计算分析晚点时间、晚点率、缓冲时间、时间偏差与偏离差等指标,衡量调度区段运行图的稳定性;以路网能力及其利用率为对象的研究采用极大代数、进化算法等手段分析运行图的稳定性。基于路网的列车流复杂网络与铁路地理网络的作用机制、列车在铁路地理网络上的协同竞争关系、列车运行图稳定性与路网能力利用率、区间缓冲时分、停站缓冲时分的相互关系是运行图稳定性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69.
桥梁双柱墩在国内外中小跨径公路桥梁和城市高架桥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历次破坏性地震中震害普遍严重。为了揭示桥梁双柱墩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发展具有可恢复功能的防震桥梁双柱墩,实现从双柱墩结构到桥梁工程、再到交通线路乃至整个交通网络的全寿命周期抗震性能设计,对桥梁双柱墩抗震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首先总结汶川大地震和国外重大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桥梁双柱墩的震害情况并分析其特征,主要破坏形式有墩柱的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剪切破坏,间系梁的纵向开裂及其与墩柱节点的断裂,盖梁梁体的斜裂缝、冲切开裂及其垫石和挡块的剪裂、剪断、撞碎等。再从抗震性能试验、非线性力学行为及数值模拟、间系梁减震耗能、损伤控制与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ABC双柱墩及其在强震区的应用问题、抗震加固方法和抗震设计理论等方面对桥梁双柱墩相关的抗震问题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与评述,进而指出桥梁双柱墩应用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地震工程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热点问题,如子结构混合模拟试验、可恢复功能结构和交通系统、多次多灾种耦合作用、全寿命设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对双柱墩结构及其桥梁体系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0.
为改善热再生沥青路面性能,并有效提高沥青路面回收材料(RAP)的循环利用率,对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中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RAP材料性能评价方法、变异性特点及变异性降低措施;针对不同粒径的RAP颗粒特性及特有的结团现象,分析了RAP颗粒分布对合成级配设计及其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不同的新沥青等级确定方法及相关改进措施;评述了RAP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的不同测定方法及其对热再生混合料体积指标设计结果的影响;总结了RAP对热再生混合料不同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性能的热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在分析现有设计方法中不同环节存在的技术不足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