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1篇
  免费   281篇
公路运输   1391篇
综合类   1119篇
水路运输   1390篇
铁路运输   596篇
综合运输   5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伸缩式熨平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伸缩熨平板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结构形式、规格和日本住友的三连缩熨平板,指出伸缩熨平板的技术优势,以及伸缩熨平板的典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2.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空心板进行非线性全过程仿真计算分析。通过多种工况的计算比较发现,达到极限状态时截面的破坏形式、极限承载力随荷载形式不同有一些差别,并得出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空心板的最小的荷载工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空心板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3.
为探索地场温度对湿喷桩成桩质量的影响,自行研制了地场温度现场测试系统,并开发了湿喷桩大型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湿喷桩桩长范围内地场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地场温度对湿喷桩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基16m范围内,地场温度以年为周期变化于12~20℃之间,气温是控制地场温度分布规律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温大于20℃时,地场温度随深度呈规则衰减趋势,在12~14m处趋于恒定;气温小于20℃时,地场温度随深度先增加然后递减,在12~14m处趋于恒定,拐点深度约为7m;地场温度变化对浅部湿喷桩强度存在较大影响,而7m以下,地场温度对湿喷桩强度影响较小,不同季节下湿喷桩强度差异不足3%。由此可见,地场温度是影响湿喷桩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可以提高湿喷桩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154.
厦门九天湖大桥结构分析与施工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天湖大桥是一座建设在软土地基上的三跨连续梁拱组合桥,该文论述了在结构分析建模时考虑到桩基的柔度,采用模拟双柱式基础,结果表明软土地基对结构受力有利。文章还阐述了该组合桥的施工特色和施工监控,并通过施工过程中的应力监测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和后浇带设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5.
桥面铺装层病害分析与结构设计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面铺装层早期损坏是桥梁工程常见病之一,为寻找解决措施,分析研究损坏原因,该文在总结国内设计、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探索提高桥面铺装层使用质量的技术途径,供研讨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6.
复杂载荷下曲轴疲劳强度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发动机曲轴疲劳可靠性设计方法法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曲轴疲劳试验程序载荷谱及P-σ-N曲线的研究,提出出用程序载荷谱测定了P-σ-N曲线,并应用疲劳损伤等交理论对承受复杂载荷的贡轴进行可靠性设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7.
曲轴单拐弯曲疲劳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三维有限元法,从零件可靠性设计这个角度分析了曲轴单拐的弯曲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58.
汽车同步环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强度耐磨黄铜是作为汽车同步器锥环的理想材料。这种材料之所以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和耐磨损性能,是因为材料中的Mn、Fe或Ni、Co等元素和Si或Al形成显微硬度很高的硅化物或铝化物颗粒,这些颗粒均匀而弥散分布于β(或α+β)基体上,形成了理想的软基体+硬质点的耐磨组织。正确地选用合金元素,合理地设计合金成分和采用一定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控制显微组织中硬质颗粒相的粒度、密度和分布,从而使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59.
利用喷丸硬化提高渗碳齿轮的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涛 《汽车技术》1995,(6):30-35
研究表明,采用喷丸硬化工艺是一种改善渗碳材料表面异常的有效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渗碳齿轮的疲劳强度,介绍了日本ISUSZU汽车研究中心在汽车齿轮上应用喷丸硬化工艺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喷丸硬化的处理效果和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60.
边坡稳定分析及其设计中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工程角度出发对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的实质及选用、强度参数的取值问题、雨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公路边坡稳定与防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