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1篇
  免费   281篇
公路运输   1391篇
综合类   1119篇
水路运输   1390篇
铁路运输   596篇
综合运输   5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已投入使用并成功架设包西铁路义南洛河特特大桥的SX32/64型节段拼装造桥机的的工程背景、总体组成、技术条件、作业程序和结构总体设计。重点介绍结构构造特点与所进行的结构空间分析和稳定性计算,这是保证这台属国内最大型的一种新型节段拼装造桥机正确设计与安全使用的最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992.
HX_D3B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车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介绍HXD3B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车体的结构特点和各主要部件的设计结构,并对该车的结构、静强度进行了简要的有限元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993.
城轨转向架抗侧滚扭杆的刚度和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侧滚扭杆用于增加车辆的抗侧滚刚度。文章理论分析了抗侧滚扭杆的刚度和强度,详细推导了抗侧滚刚度的计算方法。文中建立了抗侧滚扭杆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简化加载条件,计算和评价了抗侧滚扭杆的静强度、疲劳强度和最大剪切应力,同时计算了两种工况下的抗侧滚刚度。分析表明:理论值和计算值误差不大,但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94.
基于疲劳寿命分析的地铁受电弓上框架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地铁受电弓运行过程中导致上框架焊缝开裂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增加加强筋的方式,降低焊缝区域应力,提高焊接处疲劳寿命。运用Matlab和ANSYS软件进行静力学和强度计算,根据疲劳强度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加强筋后,集中应力下降了36.4%,疲劳寿命是结构修改前的3.86倍。  相似文献   
995.
1980年9月,笔者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以“船舶横强度计算法的五十年变迁”为题讲了100小时的课。在讲课中,对于散装货船双层底强度计算法,以劳氏船级社(以下简称劳氏)的直接计算法为例加以说明。那时,说明了此方法的模型化甚有趣,但还有许多疑点,并讲述了自己的意见。其后,对这些疑点继续加以讨论,结果发现以  相似文献   
996.
利用改进的霍普金森棒法对汽车用钢板的圆弧焊接接头试验片进行了静强度和冲击强度的拉伸试验,得到了三种不同材料试验片的应变率、应力波、冲击破坏变形和破坏速度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为车体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锈蚀钢筋的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力学性能方面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内锈蚀钢筋失效的原因 ,研究了钢筋锈蚀后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8.
车身车架是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主要承载部件,对车身车架进行强度特性分析,不仅可以评价车身车架自身的性能,而且可以用于对整车结构进行优化和更进一步的响应分析。以NQ6021型SUV的非承载式车身及车架为例,利用有限元方法系统地模拟并分析静态强度特性。  相似文献   
999.
根据船舶货运配载过程中的稳性、纵强度、吃水差的计算和校核方法,利用VB进行计算机编程,实现配载过程的计算,显示计算结果,核查配载情况,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可极大提高计算的效率和计算的精确度,使配载人员从繁琐的计算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000.
简要介绍了高强混凝土的特点、配制技术、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