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111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郑双 《公路》2004,(7):180-181
泉州后渚大桥位于大潮差滩涂区,引桥采用桩基筑岛施工,介绍筑岛施工要注意的问题及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22.
王广聚  李文丹 《水道港口》2013,34(3):219-224
文章研究了台山核电厂重要厂用水系统纳潮取水工程。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自然条件和岸滩演变。分别建立了工程海区二维波浪、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对夏季和冬季全潮水文进行了验证。在经验证的数学模型基础上,研究了重要厂用水系统纳潮取水工程实施后的潮流变化及泥沙回淤情况。结果表明,重要厂用水系统纳潮取水工程实施后,流场变化仅局限于安全取水工程附近小范围海域,进水前池附近水域泥沙年冲淤和骤淤都不大。因此,从潮流、泥沙角度考虑,重要厂用水系统纳潮取水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
利用基于能量平衡观点推导的挟沙力公式,考虑到洋山港海域涨落潮期间悬沙浓度存在一定差异,分别建立了 该区域涨潮时期及落潮时期挟沙力公式。利用计算底部通量切引力公式与挟沙力公式相等方法,估算了实测期间水体挟沙 力值,并以洋山港2003年10月实测的水沙资料进行率定。最后,采用洋山港2005年7月实测含沙量资料对公式计算结果进行 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挟沙力公式具有较高精度,其计算的含沙量变化与洋山港实际情况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24.
深海筑堤工程中必须对深层土体进行水平位移监测。自动化测斜技术每天能在固定时间自动监测传感器读数,如果设置监测间隔为48 min,即潮位隔天的推迟时间,则可以分析出潮位对深海筑堤工程中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影响。结合浙江某筑堤工程的自动化测斜随潮位变化的监测数据等,找出潮位对深海筑堤工程中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影响及规律,提出适用于类似工程的应用方法和案例。  相似文献   
25.
栗志刚 《港工技术》2009,46(6):52-53
结合长江下游某工程定点流速、流向观测和实测数据分析,认为在受海潮影响较大的测区水域,定点流速、流向观测数据比表面流速数据能够更准确和全面地反映流场情况。建议长江下游水上工程项目要进行定点流速、流向观测。  相似文献   
26.
实践证明,分布式加沙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多断面浑水流量实时控制的问题,实现了对模型多断面悬沙输移量的精确控制,为大尺度河工模型悬移质自动加沙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在潮汐复杂水文环境中,大型超重围堰在底板现浇、分块拼装、下放、分层封底等各主要工序中的施工技术.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8.
针对潮汐对滨海地区饱和软粘土的影响,尤其是在无施工加载条件下,展开对饱和软粘土中孔隙水压力变化的研究。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通过总结潮汐对饱和软粘土中孔隙水压力变化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对施工加载和安全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李素江  王华原 《水道港口》2012,33(2):178-184
提出了利用GPS PPK潮位测量技术进行超长航道疏浚工程测量水位控制的方法,并在天津港30万t级航道疏浚工程中得到了效果验证和实际应用。GPS PPK采用的是后处理相位差分技术,其作用距离不受数据传输的约束,可以达到50~80 km,相对于GPS RTK无验潮水深测量、潮位推算技术等远距离潮位控制方法,具有精度高、可靠、现势性好等优势,在超长航道的水位控制方面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0.
在海岸、河口、海湾等地区,潮流是最基本海水运动和主要的水动力因素之一,受海底地形、岸线和岛屿的影响,潮流运动基本呈现为往复运动,即涨潮流速和落潮流速方向相反,相差180°左右。描述往复运动潮流动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潮段平均流速和潮平均流速。结合实际海区的实测潮过程,文中对潮段平均流速的3种计算方法和对水文全潮的潮平均流速的3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计算方法其结果存在着误差,建议潮段平均流速采用积分平均方法,潮平均流速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