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6篇
  免费   135篇
公路运输   1079篇
综合类   1317篇
水路运输   822篇
铁路运输   1391篇
综合运输   2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刘猛 《铁道勘察》2021,(2):63-66
为研究鄂西山区某高速铁路隧址区工程地质问题,在勘察过程中采用综合勘探手段,利用钻探、音频大地电磁法、高密度电法,对隧址区地层情况、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及其构造断层、岩溶、岩体富水破碎带的空间展布形式进行勘察。并将钻探实际揭露的目标地质体地层情况与物探解译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物探对地层的岩性以及岩体破碎带的解译精确率较高,对构造断层、岩体破碎带以及岩溶等物性特征差异明显的地质体,两种物探方法均可对其定性辨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探勘测方式探测出的异常地质体情况可能不同,通过对多种物探结果解译分析,可以提升物探成果准确率;通过钻探与两种不同物探的相互验证,可以较好查清隧址区钙质胶结砾岩区岩溶发育、富水情况及断层破碎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92.
无砟轨道线路临时架空技术是在轨道病害修复过程中保障列车正常运行的关键。本文结合一高速铁路车站无砟轨道沉降整治工程,研发了适用于无砟轨道线路的临时架空装置。该装置以钢垫梁作为架空主体,可采用1片钢垫梁替换1块轨道板架设临时线路,也可采用多片钢垫梁替换连续多块轨道板,构成多跨连续的架空结构。架空装置施工便捷,稳定性好,安全可靠。现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列车通过临时线路时的脱轨系数、减载率、轮轴横向力以及钢垫梁的跨中竖向、横向挠度等指标均小于相应限值。该装置所架设的临时线路能够满足高速铁路列车以速度45 km/h通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3.
分离式舵不同操舵方式可产生差动舵角,目前,针对差动舵角对高速机动潜体的旋回运动特性研究尚未完全展开。为此,本文以分离式舵6DOF运动方程为基础,研究差动舵角对高速旋回潜体运动姿态、特别是横倾的控制能力,比较不同差动舵角对潜体定深、变深运动姿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差动舵角对于潜体高速旋回时的运动姿态、特别是横倾有较强的控制、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994.
传统高铁接触网建造技术高度依赖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工和技术管理骨干的个人能力,这种类似工业领域大规模生产线的标准化作业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建设市场需求与环境。以智能建造的理念,对传统接触网工程建造模式存在的不足与内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全面梳理高铁接触网施工工艺工法入手,研究提出高铁接触网智能建造研究的技术路线。围绕“人”的功能展开研究,以实现信息、知识的传递为核心轴线,初步完成智能建造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3个层面的分期目标实施方案,基本解决了接触网智能建造的关键技术难题,并提出BIM驱动的接触网智能建造系统方案,展示了通过信息化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提升高铁接触网工程建造模式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95.
中低速磁浮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其技术特点能否适应旅游景区发展需要综合分析评判。通过对景区发展需求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中低速磁浮交通与传统轮轨交通技术特点,结合凤凰磁浮文化旅游项目研究中低速磁浮交通在景区交通中的适应性。研究表明,(1)景区交通发展需解决景区可达性,促进景区经济发展,优化景区交通线网,保护景区生态环境。(2)中低速磁浮具有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线路适应性优、投资成本低等特点。(3)中低速磁浮在景区交通应用中应与景区发展相适应、与交通规划相适应、与客流水平相适应、与建设条件相适应、与经济效益相适应。(4)在凤凰古城的应用中,磁浮交通促进客流初期增长70.69%,改变71.6%的游客和71.4%的居民出行方式,相较出租车旅途时间缩短66.67%。  相似文献   
996.
论文针对陆战场态势表现凸显的问题,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陆战场中的应用,包括GIS技术、导航定位技术、RS技术等服务于陆战场态势中的应用需求,给出了战场环境数据管理平台框架;分析了为建立功能强大的陆战场态势信息服务体系,以实现信息的快速、高效处理的信息需求相关内容;分析为满足指挥员需要的信息,实现陆战场态势显示上的快速、准确的功能上需求。  相似文献   
997.
高速铁路建设中,会从工程实施的难易程度、线路方案中控制工程的多少、工程投资等多个方面出发,对多个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以选定最合适的线路方案。其中,工程投资是线路方案决策的重要依据。高速铁路中桥梁占比大,为了快速给出桥梁工程投资,为方案决策提供依据,以某山区高速铁路为例,从桥墩平均高度、上部工程特殊结构占比、附属工程、施工辅助设施等方面入手,详细计算各方案的工程投资,得出桥梁工程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附属工程在桥梁工程投资中的占比,并给出一般桥梁和含有特殊结构桥梁的工程投资经济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其他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8.
确定合理的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对压缩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构建满足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计算模型,提出了接车进路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由线路限制速度、站前坡坡度、制动力使用系数三因素(简称三因素)所确定的车载设备监控制动距离内列车运行时间。然后,通过对常见的线路限制速度、站前坡坡度、制动力使用系数取值下的车载设备监控制动距离内列车运行时间进行牵引计算仿真,并运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三因素的影响显著度,得到了线路限制速度、站前坡坡度对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影响显著的结论。最后,基于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计算模型,得到了一组指定到达追踪间隔下的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表,为高铁车站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99.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speed limits on local air pollution using a series of date-specific speed limit reductions in Oslo over the 2004–2011 period. We find that lowering the speed limit from 80 to 60 km/h reduces travel speed by 5.8 km/h. However, we find no evidence of reduced air pollution as measured next to the treated roads. Our estimates suggest an annual time loss of the speed limit reductions of 66 USD per affected vehicle. Our findings imply that policy makers need to consider other actions than speed limit reductions to improve local air quality.  相似文献   
1000.
回顾了我国铁路旅客列车运营速度从低速到高速的速度变化历程;介绍了为提高旅客列车运营速度,我国铁路部门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试验、运营等工作情况;对部分客车和动车组的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