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7篇
  免费   152篇
公路运输   1098篇
综合类   631篇
水路运输   470篇
铁路运输   971篇
综合运输   7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随着轨道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为了确保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抗侧滚扭杆装置在轨道车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扭杆轴作为抗侧滚扭杆装置中的核心零件,在车体侧滚时,其受扭转和弯曲的复合载荷,是抗侧滚扭杆系统设计、生产制造中需重视的重要环节。通过变截面的设计方法,改善扭杆轴的应力状况,提高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2.
对常用扭杆轴材料的淬透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含碳量和合金元素的差异,几种材料的淬透性存在较大差异.60CrMnMoA由于含碳量高,而且具有的合金元素较多,因此淬透性最好;40CrNiMo含碳量较低,但也由于其合金元素多(Cr、Ni、Mo),淬透性次之;50CrVE与50CrVA相比,增加了Mn、Cr和Si的含量,淬透性明显提高;42CrMo含碳量低且合金元素较少,因此淬透性最差.  相似文献   
83.
对P70型通用棚车车体钢结构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上侧梁旁弯超差现象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原因,通过采用强制焊接及调整车顶弯梁的工艺尺寸等改进措施,使上侧梁旁弯满足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4.
轮轨润滑是重载铁路减轻轮轨磨耗及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配装不同类型转向架的C80B型重载车辆动力学分析模型,利用多点接触轮轨模型和轮轨接触摩擦功进行磨耗评价。计算得出了不同曲线工况下,轮轨润滑对交叉支撑转向架和径向转向架轮轨磨耗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85.
客运专线(以下简称客专)并线或交叉问题一直是GSM-R系统网络优化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长昆客专与武广客专并线交叉点GSM-R改造方案分析,阐述基站附带直放站在交叉区段的改造方案,供类似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86.
地铁十字交叉换乘车站全暗挖同步建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北京地铁黄庄站工程特点及建设条件影响分析入手,阐明采用全暗挖法技术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同步建造十字换乘车站的必要性,并就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暗挖交叉节点结构形式、暗挖进洞、环境保护及风险控制等暗挖关键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7.
对目前轨道交通快线开通运营后轮轨侧磨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对轮轨侧磨的特点、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动力仿真计算,对比分析100 km/h轨道交通快线车辆与传统80km/h地铁车辆轮轨侧磨程度的差异,最后针对轨道交通快线的轮轨侧磨问题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8.
文章主要从电动侧开门的工作原理入手,进行系统运动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和UG Simulation进行仿真计算,得出侧开门电动开关过程中执行器输出位移与霍尔数(或开门角度)之间的关系、执行器电机转速与侧开门角速度之间的关系、速度控制算法应用以及MATLAB/UG仿真对比和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JLY6110S观光型双层客车的造型基调以及前围、后围、侧围与顶盖造型和局部造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
如何提高抗风稳定性是大跨径斜拉桥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将常规双索面平行布置采用交叉布置的构思, 并通过算例的比较分析,着重讨论了交叉索布置,对大跨径斜拉桥动力性能和颤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