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0篇
  免费   65篇
公路运输   888篇
综合类   668篇
水路运输   512篇
铁路运输   488篇
综合运输   3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传统桩基局部冲刷坑模型主要采用对称形态的坑体来分析,然而实际问题中局部冲刷坑体常为非对称,这使得桩基处于更不利的状态。评价桩基承载力的关键之一是合理计算冲刷坑造成的土体应力状态变化。而对于桩周形成非对称冲刷坑时土体应力变化,目前仍然没有较为完善和严格的理论分析方法。针对该问题,根据已有试验得到的非对称局部冲刷坑形态,提出非对称冲刷坑内土体应力计算的平面应变简化模型;并基于弗拉曼解在半无限空间中的应用,将冲刷坑以上土体看做荷载并引起土体内应力重分布,得到非对称冲刷坑下土体应力分布计算的平面应变解析解。通过有限元中的"生死单元法"模拟非对称局部冲刷坑的形成过程,并将有限元得到的冲刷坑内土体应力结果与解析解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解析解的正确性。随后基于该方法考虑桩尺寸的影响,得到非对称局部冲刷坑形成后桩周土体的垂直及水平有效应力计算方法,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考虑桩尺寸时,解析解计算结果略保守。在此基础之上,对非对称冲刷坑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指出桩上、下游侧冲刷深度差值对桩周土体的应力影响较大,得到了非对称冲刷坑下桩周土体的垂直有效应力及水平有效应力差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招滨  叶梅 《水运工程》2021,(12):104-107
针对水工钢闸门在水利工程中的特殊重要性,分析传统检测和原型观测的局限性,提出实时在线监测的必要性。以岷江犍为航电枢纽泄水工作闸实时在线监测系统为例,设计在线监测系统整体结构和线缆收放,给出平面定轮闸门结构应力、结构动力响应、运行姿态、定轮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案与传感器选型方案。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决高速铁路异物侵限双电网监测系统存在的抗干扰能力差,双电网需连续稳定供电、工程投资大等问题,运用光纤通信、计算机网络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提出光回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方案,论述系统构成方案,检知网的设计方案,传感光纤的选型、敷设方式和接续方案,光信号衰耗指标的计算以及监控单元、铁路局中心系统设置方案等内容,有效解决双电网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对保障高速铁路运输安全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5.
结合南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信号系统光电缆配盘情况,介绍了通过Matlab模块化编程进行配盘算法优化。结果表明采取回溯算法进行深度优化搜索,可减少接头,节约成本,提高运营稳定性,降低维护难度,且通过Matlab进行模块化编程解决该一维装箱问题,操作性和移植性强、时间短、易优化。  相似文献   
46.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是铁路设计专业性技术标准之一。原标准施行期间也是我国铁路快速发展的十年,随着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碰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也积累了很多的工程建设和运营经验,特别是近年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重载铁路在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营方面的实践经验,因此本次修订在吸纳近年来铁路科技进步、技术装备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分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整合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共线Ⅰ级和Ⅱ级铁路、重载铁路的线路设计标准,新标准全面涵盖了铁路线路设计的相关内容。就本次修订的依据、原则、修订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条款进行阐述,供从事铁路设计、施工、建设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规范参考。  相似文献   
47.
相比较其他PON技术,EPON在技术成熟度和设备价格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国内运营商已经开始进行EPON的试商用。EPON技术与传统接入技术相比具有节省投资、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宽/窄带统一接入、接入方式灵活、高速带宽且分配灵活等优点。对宽带专线业务来讲,能减少业务侧数据设备的投资,实现全业务接入的同时,能够实现带宽的灵活调整,可以同时开展带宽共享及独享业务,实现专线业务的灵活配置。  相似文献   
48.
结合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改扩建工程,研究设计了乘越式辙叉曲线道岔。辙叉采用乘越式结构,列车经过道岔主线时,与区间线路一样,不通过辙叉设备,从而对线路和列车极为有利。道岔设计时,充分吸收了我国客运专线道岔成功的相关经验,根据试验线的半径等相关参数,确定了道岔的平面线型、岔枕的选型、转辙器和辙叉的尺寸等。道岔制造完成后,铺设于国家铁道试验中心,使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49.
工程设计的模型是实现工程设计中CAD系统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就铁路站场专业平面CAD软件的开发,介绍了站场平面CAD系统的模型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50.
瑞士ELAG ELEKTRONIK AG电子有限公司作为OPTIMESS高可靠激光位移传感器研发和生产商,拥有30多年的实践经验,提供非接触激光检测技术解决方案,包括:标准或定制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光机电和软件的全套测量系统,生产线与检测架的集成应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