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8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549篇
综合类   1055篇
水路运输   64篇
铁路运输   104篇
综合运输   16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某路桥梁的工程概况进行分析,研究路桥梁设计中安全性和耐久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希望可以提高我国路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促进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  相似文献   
52.
随着我国路桥梁工程行业的更进一步发展,预应力加固技术在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认可。由于路桥梁建设工程的修建通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预应力在该过程中的应用技术质量问题是业界普遍关注的。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得当会保障路桥梁的使用质量,延缓其疲劳损伤寿命。鉴于预应力的技术优良性,设计技术研究人员有必要加强对设计过程中的预应力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53.
路桥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质量对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主要对路桥梁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提高检测水平的措施,以便提高我国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54.
首先介绍了路桥梁及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然后分别阐述了路桥梁及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最后详细的分析了路桥梁及路基施工安全的控制方法,以期促进我国路交通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5.
"中华铁路,师夷之技,源唐胥始,几多艰难,历经风雨"。如果说如今纵横在中华大地上的铁路网是中国的龙脉,那么这条曾经只有9.7里长的唐胥铁路就是这龙脉之源。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以英国道路司名义修建的吴淞铁路,全长十二里,但不久就被拆除,实际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是由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作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起自唐山,止  相似文献   
56.
结合工程实例,在阐述大桥总体施工方案的基础上,从桩孔开挖及护壁施工、承台施工、桥墩施工、盖梁施工、桥面系施工等方面探讨桥梁施工技术,可为相关桥梁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7.
以4座主跨超过400 m的钢箱梁斜拉桥中跨合龙控制为背景,对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中跨合龙的2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合龙各主要工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合龙段配切长度的计算式和合龙口宽度连续观测的测点布置方式。建议:在调整好合龙口姿态后可不加压重,也可不采用临时劲性骨架锁定;采用无线采集设备采集合龙口结构的温度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合龙口宽度以提高观测效率和安全性;在悬臂施工阶段关注梁长累计误差并通过调整后续梁段的制造长度消除之。  相似文献   
58.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100-101
为了提升施工管理质量,必须明确施工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确定合理的改进措施。以路桥梁施工管理的现状为研究点,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9.
超载是引起桥路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巨大的隐患。本文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交通问题进行探究,就提高路桥载荷质量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为以后的路桥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为保证我国路桥梁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我国政府在维修路桥梁方面的开销,本文对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使得路桥梁养护工作能够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