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8篇
  免费   150篇
公路运输   2128篇
综合类   1271篇
水路运输   864篇
铁路运输   1464篇
综合运输   14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介绍了客运专线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转体施工时梁体的施工监控,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计算出了连续梁在恒载作用下的累积位移、活载位移、预拱度及各阶段的梁体应力,通过误差分析和施工状态预测对计算模型进行修正,以此来保证成桥后桥面线形、合龙段两端悬臂端高程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可靠度和安全性,保证了桥梁顺利转体及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为同类桥梁的转体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2.
结合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改扩建工程,研究设计了乘越式辙叉曲线道岔。辙叉采用乘越式结构,列车经过道岔主线时,与区间线路一样,不通过辙叉设备,从而对线路和列车极为有利。道岔设计时,充分吸收了我国客运专线道岔成功的相关经验,根据试验线的半径等相关参数,确定了道岔的平面线型、岔枕的选型、转辙器和辙叉的尺寸等。道岔制造完成后,铺设于国家铁道试验中心,使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13.
竖曲线混凝土梁顶推施工很少见,北京市通顺路改建工程跨越京承铁路设计采用单孔128 m系杆拱,位于R2 300 m的竖曲线上。结合该桥的施工实践,介绍了单孔128 m竖曲线箱梁顶推施工技术特点和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4.
工程设计的模型是实现工程设计中CAD系统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就铁路站场专业平面CAD软件的开发,介绍了站场平面CAD系统的模型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15.
地铁平面联系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左智刚 《铁道勘察》2012,38(4):14-16
为了确保地铁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地铁暗挖和盾构区间隧道测量控制要求十分严格。结合某地铁工程实际,对竖井平面联系测量方法做了详细的论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6.
轻轨系统作为一种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轻轨线路的平面曲线半径对线路的适用性、投资大小、换乘方便程度、施工难易程度、旅客乘坐的舒适性以及养护维修工作量等均有重要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轻轨线路的特点,分析确定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的基本原理,讨论影响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大小的...  相似文献   
117.
针对平转法转体桥梁转体球铰常规设计法忽略不平衡力矩造成球铰设计安全储备不足或后期转体困难等问题,提出考虑不平衡力矩作用下的转体球铰设计方法,以成都某T构转体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采用MIDAS FEA软件建立转体球铰部分有限元模型,分析钢制球铰半径改变对结构受力的影响规律;然后推导不平衡状态下球铰应力计算公式,通过转体结构的受力关系,根据撑脚是否着地的设计目标,按结构对称与非对称,给出球铰半径的确定方法,进而确定启动力矩等其他设计参数;最后结合转体桥梁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及准确性。结果表明:考虑不平衡力矩作用下的球铰设计方法适用于当前不同转体工程实例,其适用范围更广、安全性更好;转体球铰设计时应预先考虑不平衡力矩对球铰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针对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检测方法普遍存在检测效率低、无法快速对其进行评价的问题,采用逆光拍摄粗集料颗粒图像的方法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集料颗粒的正面图像和侧面图像进行采集,并采用最小外接椭圆法提取图像中集料颗粒的轮廓,分别对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进行评价,结合两者评价标准得出针片状颗粒含量评价指标;通过对粗集料颗粒针片状含量进行实测分析,并与现行规范方法实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集料颗粒针片状含量评价指标,能较好地评价粗集料针片状含量; 2)对比不同分档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实测结果,随着集料颗粒粒径的减小,图像法识别准确性降低,表明该方法对较大粒径集料颗粒针片状含量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3) 9.5 mm以上的粗集料针片状评价相关系数能达到0.9以上,而9.5 mm以下相关系数在0.9以下,可靠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9.
活塞合金ZL108平面应变断裂韧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活塞合金ZL108的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用电解低钛铝合金熔配成与ZL108合金成分基本相同的含钛ZL108Ti,经金属模具浇注毛坯T6热处理后,机械加工得到三点弯曲试样.在MTS材料试验机上测试得到ZL108合金的断裂韧度KIc=605±17 N/mm3/2,而ZL108Ti的断裂韧度KIc=647±33 N/mm3/2.金相分析说明ZL108Ti断裂韧度提高的原因在于合金中的Ti细化了初生α(Al)相晶粒.  相似文献   
120.
一辆一汽组装的奥迪200 C3V6车,行驶里程21万公里,装备手动变速箱、ABS刹车系统。在一家修理店常规维护时,更换了前后刹车片及前轮轴承以后,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即踩下刹车踏板后,在车辆快要停下来以前,突然出现“嘎”的一声异响,同时伴随着刹车踏板猛地往上抬,原来踩下去的一段行程被顶回来,刹车踏板便踩不下去,然后车辆开始停下来。感觉很恐怖,生怕刹车制动不稳。没有感觉到其它异常现象。仪表板也不见有任何故障灯点亮。由于这辆车在没有更换前后刹车片及前轮轴承以前,没有这种现象。车主对自己购买的配件心中也没有底,认为可能更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