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5篇
  免费   274篇
公路运输   2854篇
综合类   1845篇
水路运输   1078篇
铁路运输   1401篇
综合运输   281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568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圣彼得馒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就其地铁的历史和规模而言,处于莫斯科地铁之后,位居第二,但就其技术和建筑美学而言,圣彼得堡地铁一直占居首位,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铁之一。彼得堡地铁始建于1946年,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92.
《公路》2021,66(7):203-208
桥梁作为现代交通建设运营中的重要部分,其施工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录入作为支持,然而在当前的信息收集工作中,通常以人工操作方式来开展,因此桥梁工程施工BIM模型信息的精准程度和时效性无法得到充足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安全、进度及成本也会受此影响。因此,研究将建筑信息模型与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进行结合,以优势互补的形式构建管理平台,同时在实际工程案例中进行应用。最终结果表明,建筑信息模型+数字化+物联网技术引领下的智慧桥梁施工管理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信息收集时相关数据的时效性和精准程度,同时在有效控制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实现效率提升和资源节约。研究以期为智能化的施工管理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示,促进现代交通工程取得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93.
本文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半潜式钻井平台受到的水平波浪砰击载荷进行了研究.为了克服模型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试验时设计了专用的测量单元用于监测波浪砰击载荷,并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砰击载荷试验数据进行降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半潜式平台水平波浪砰击载荷的发生频率和砰击冲量随有义波高的增加而增加,但砰击载荷幅值则体现了显著的非线性和随机性特征,砰击载荷冲量的随机性和发散性则相对较小;平台立柱与箱型甲板连接处的砰击载荷较大,大多数海况下后立柱砰击频率和砰击载荷幅值比前立柱更高.  相似文献   
94.
广州从化大桥工程主桥为单跨136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空间拱梁组合体系桥,属于非常规结构,吊杆与拱肋、吊杆与主梁的节点锚固设计是整个设计方案的关键控制点之一.为了得到合理的吊杆锚固设计方案,保证结构受力安全,给出了针对从化大桥的各种可能的节点连接方案,并对其优缺点逐一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给出了该桥采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95.
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对广州从化大桥136 m下承式空间拱梁组合体系进行空间静力、动力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证明:对于单跨的空间拱梁组合体系,外部为简支的静定结构体系改善了支座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拱梁组合结构体系合理,各构件受力满足规范的要求;由主拱、副拱以及横撑、斜撑组成的空间异形拱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于简支梁与三角拱组合体系,由于梁的刚度较小,需要较大刚度的拱肋作为受力构件承受桥梁的荷载;吊杆张拉力对主梁及拱肋的受力影响较大;在满足主梁受力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吊杆张拉力,从而有利于拱肋结构的受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6.
抛石护岸工程水下抛石效果评价是工程水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准确掌握和分析工程水下质量状况,对确保抛石护岸的施工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拥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可用于对水下抛石效果进行多维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可以准确评价施工质量、精准指导下一阶段施工、降低施工成本。通过对3个试验区的分析,总结出一般施工规律:1)由于工程区上游起始处以及下游深水侧容易产生冲刷,抛石效果较差。2)工程区中部及近岸区抛石效果较好,但容易过抛。  相似文献   
97.
长沙南至机场中低速磁悬浮工程限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合理制定土建工程断面尺寸,保障行车安全,对长沙南至机场中低速磁悬浮工程限界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长沙南至机场中低速磁悬浮工程将限界划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从车辆、线路和轨道相关技术参数入手,详细阐述车辆限界、设备限界的计算因素和计算结果,并给出详尽的典型地段建筑限界图。长沙南至机场中低速磁悬浮工程已按期试运营,经实践检验,其限界设计安全、经济、合理,为后续同类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8.
为提高有轨电车路口的空间利用率,减少有轨电车对社会车辆的影响,提出允许机动车在平交路口进口道借用有轨电车轨道空间排队的交通组织模式。分析了该模式对机动车通行能力和延误的改善及对有轨电车运行的影响,并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有效提高平交路口机动车通行能力,降低延误。  相似文献   
99.
为了合理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可达性,对评价方法和指标选取进行研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和可达性理论,利用Depthmap空间句法分析软件对线网空间特征进行句法变量分析,选用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可理解度和空间智能度4个指标对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进行可达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完善,全局整合度和局部整合度指标提升,可理解度和空间智能度指标下降,城市由都市核心区逐步向多区域、多中心、多组团的方向发展,城市形态结构发展急剧变化,组团间可达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城市轨道交通空间品质的追求也愈发强烈。以感知为切入点,梳理出现状问题,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方位感知5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感知内容与范围、感知影响因素,并总结出乘客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空间的感知偏好。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空间的规划、设计、运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