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212篇
综合类   131篇
水路运输   135篇
铁路运输   456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弓网动态受流一直是电气化铁道关键技术之一。为深入研究电气化铁道弓网的动态受流关系,基于MSC.Marc软件建立弓网动态受流仿真模型。针对简单链型悬挂形式,在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不同运行速度下接触网设计参数对受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方岩  吴积钦  李岚 《中国铁路》2010,(10):67-70
欧洲高速铁路弓网系统标准体系依据TSI建立。体系包含受电弓试验、架空接触网设计与施工、弓网动态性能测量、弓网动态性能仿真和弓网相互作用技术规范等方面的标准,这些标准分工明确又相互衔接。学习、借鉴欧洲高速铁路弓网系统标准及其体系,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铁路弓网系统标准及其体系,对快速发展的中国铁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
南宁江北大道湘桂铁路立交桥框架扎头纠偏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宁市江北大道铁路立交桥顶进施工扎头偏差达91cm的情况,提出了框架纠偏方案。因框架扎头使结构底板受力不在同一平面上,首先要对框架进行扎头纠偏调平;为使框架恢复到设计位置,需采用千斤顶对框架整体顶升;框架地基受力软硬不均,要采用浆砌片石回填并压注水泥浆的方法密实基础。在维持通车的情况下,短期内使框架安全复位,各项指标达到设计使用要求,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4.
通过检测弓网之间的接触力可以获得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接触状况及其存在缺陷的数据信息,从而指导接触网的维修作业,以保证电气化铁路运输生产安全。介绍目前各国常用几种弓网接触力检测技术及方法,并对其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供我国电气化铁路弓网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5.
对分段绝缘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从多方面分析了滑道烧损、绝缘失效、弓网剐碰产生的原因;对受电弓和分段绝缘器的结构、材料以及导流转换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分段绝缘器的工作条件、安装位置、检修要点、弓网匹配等方面提出了看法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6.
受电弓参数优化对弓网系统动态受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受电弓基本优化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两种受电弓优化方案。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分析了两种方案下受电弓参数对受电弓-刚性接触网系统动态受流的影响,得到了受电弓的优化参数,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7.
叶林 《上海铁道科技》2010,(2):57-58,39
SS4G机车升弓系统虽然有三级风源供给,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受外部风路的影响,辅助升弓系统总会存在升弓风源压力衰减的现象。升弓风源压力的衰减在特殊情况下会对机车静态情况升弓压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现行的辅助控制回路中没有相应的车载保护装置,单凭机车乘务员进行人为操作控制。故一旦机车乘务员操作失误,就容易使受电弓与接触网线间的接触压力发生变化,严重时还会拉孤烧损接触网,影响行车安全。对于辅助升弓系统的合理改造,不仅可以在特殊情况下保护行车设备,也可以便于机车乘务员操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8.
接触网定位装置(尤其是曲线地段定位器)的安装质量与稳定状态将直接关系到接触网运用质量。通过对曲线区段定位装置发生事故分析,总结出造成曲线区段定位装置脱落及其相关事故的原因,提出预防及整改措施,旨在杜绝弓网故障。  相似文献   
29.
地铁头车车体耐撞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外有关轨道车辆耐撞性评估的准则、标准,提出评估地铁头车车体耐撞性的碰撞场景设计与条件,即:满载车辆以25km/h的初速度对撞同类型保持静止状态的头车时,车体及吸能结构所吸收的碰撞能量不小于1MJ,头车车体变形不大于100mm。同时,建立某型地铁头车车体对撞有限元模型,处理接触问题及边界条件,实现240ms碰撞过程的数值仿真,并分析车体的速度、加速度、变形、能量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关键参数的仿真分析,评估地铁头车车体的耐撞性。  相似文献   
30.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直线段和曲线段中受电弓弓头的偏移影响因素以及接触线的受风偏移现象.根据比较车辆处于直线段和曲线段时的受电弓与接触线之间相对距离来确定受电弓弓头宽度的合理安全宽度,并设计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受电弓宽度参数计算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