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45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
利用通用接触疲劳实验机,通过实验模拟合理设计出滚子接触边缘效应实验试件,用实验证明了直母线滚子接触受载后存在边界应力集中现象,即:所谓的"边缘效应";间接证明了深穴滚子结构可以降低或避免滚子接触"边缘效应",从而提高零部件的接触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92.
大重合度汽车变速器齿轮的接触应力与噪声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齿轮重合度计算公式提出了增加齿顶高系数和减小压力角的齿轮降噪设计方案,建立了相应的大重合度齿轮接触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大重合度齿轮接触应力和运转噪声的研究发现,大重合度齿轮不仅性能可靠,而且传动平稳、噪声更低,宜在汽车变速器齿轮设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配气机构凸轮—挺柱接触应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常规理论解法和有限元方法求解凸轮—挺柱之间接触应力简化过多的问题,并考虑凸轮动力学设计要求,应用TYCON软件对某型号发动机建立配气机构多质量动力学模型,对凸轮—挺柱接触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接触应力最大值分布情况以及各因素对其影响,其结果可为凸轮挺柱机构的动力学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过程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齿轮传动为例,将齿轮啮合原理和接触力学的概念相结合,用有限元法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过程接触应力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比较用赫兹公式计算的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指出了齿轮国家标准接触应力计算说明的不准确性,为渐开齿轮传动的设计和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5.
李陶朦  孙海波  陈乾坤  王鑫 《隧道建设》2022,42(Z1):517-525
为提高大直径盾构(≥9 m)主轴承密封承压能力及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研究主流形式大直径盾构主轴承密封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典型案例,对2种形式主轴承密封接触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比分析数十台2种主轴承密封保压试验数据和掘进数据。研究表明: 1)带楔形突起的唇形密封结构比不带楔形突起的唇形密封结构承压能力更强,且在不借助压力补偿系统时可承受≤0.6 MPa的开挖舱压力。2)在开挖舱压力>0.6 MPa或开挖舱压力瞬间波动较大的工况下,压力补偿系统由于人为操作迟滞或响应不及时等不确定性因素,唇形密封系统存在较大被击穿的安全隐患。3)单道指形密封正面最大动态承压能力为1 MPa,建议开挖舱压力在0.4~1 MPa时选用指形密封,不需要配置压力补偿系统,可提高主轴承密封结构的承压和稳压能力。  相似文献   
96.
《舰船科学技术》2015,(7):38-42
法兰式液压联轴器作为船舶动力传递的关键部件,在造船工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对其抗冲击特性研究较少。本文基于非线性接触理论,建立某法兰式液压联轴器接触模型,获得最大负载工况下联轴器各部件的应力分布。在此基础上,基于现代冲击理论,分别采用频域法和时域法进行抗冲击特性分析。计算得到液压联轴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为舰载设备抗冲击性能评估和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型液压联轴器符合抗冲击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7.
新型货车转向架螺旋弹簧三维有限元分析与疲劳寿命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维有限元法建模,对转向架弹簧的刚度和支撑圈接触条件下的应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分析结果与静应力测试结果相近,转K2外簧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支撑圈与相邻工作圈接触不仅使弹簧的最大应力有所增大,而且在加载过程中接触应力和最大应力随着支撑圈接触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应控制支撑圈的间隙.采用有限元法可快速获得弹簧的刚度和弹性特性曲线,克服了以往通过试验测试弹簧刚度所带来的周期长、费用高等缺点.弹簧疲劳寿命初步估算表明不考虑弹簧强化处理的影响,弹簧的疲劳寿命约为2.55×106次;采用喷丸等强化处理工艺并在提高弹簧20%的疲劳强度情况下,弹簧的疲劳寿命为8.9×106次.  相似文献   
98.
斜拉索耳板锚固结构接触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拉桥钢箱梁的索梁耳板式锚固结构构造简单,为南京长江二桥南汊斜拉桥设计采用.以南京长江二桥南汊斜拉桥的设计数据为基准,对耳板销孔处的接触应力用静力试验、弹性理论计算、有限元计算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9.
轮轨磨耗机理与轮轨润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轮轨接触应力和轮轨间的蠕滑率研究了轮轨磨耗的机理,并对轮轨润滑除减少磨耗外还可以降低轮轨内部剪切应力,这有利于减轻轮轨表面的接触疲劳损伤以及降低车轮脱轨系数,这有利于提高车辆运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0.
重载列车车辆轮轨作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通过对不同轴重、不同踏面外形和不同钢轨的轮轨接触最大应力的计算,得出轮轨接触应力随轴重、踏面和钢轨的变化情况。分析比较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验证理论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研究表明:轮轨接触应力随着轴重的提高而增加;在运用初期轮轨磨耗量随运行里程增加急剧上升;随着轮轨间的进一步磨合,轮轨接触应力和磨耗量将稳定在一定水平;轴重从21 t提高到23 t,轮轨磨耗量增加80%左右;轴重从21 t提高到25 t,轮轨磨耗量增加150%左右;提高钢轨的重量等级,可以在增加车辆轴重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轮轨接触应力及减少轮轨磨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