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8篇
  免费   59篇
公路运输   977篇
综合类   295篇
水路运输   235篇
铁路运输   453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天津某独塔斜拉桥工程概况、主桥结构设计、主要建模方法及抗震分析结果。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建立了考虑桩基础刚度及不考虑桩基础刚度的斜拉桥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两模型的前10阶模态;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方法对该斜拉桥在罕遇地震情况下进行了动力分析,分析对比了两种不同阻尼器设置方案减震效果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世界桥梁》2021,49(3)
为研究不对称刚构-连续梁桥的减隔震技术,以高烈度地区某(53+130+85) m预应力混凝土不对称刚构-连续梁桥为背景,拟定2种减隔震方案(方案一为非固结墩、台采用单向活动球型钢支座;方案二在方案一基础上,在连续梁侧墩、台处增设液体粘滞阻尼器),优化粘滞阻尼器参数,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输入3条50年超越概率2.5%的地震波,对比分析2种方案下结构的减隔震效果。结果表明:液体粘滞阻尼器的速度指数α取0.2,阻尼系数C取1 800 kN·(m/s)~(-0.2),减隔震效果最佳;与方案一相比,在连续梁侧增设优化参数后的液体粘滞阻尼器(方案二)后,墩底纵向弯矩、墩梁相对位移和梁端位移等得到控制,2号固结墩墩底弯矩降低约50%,1号墩墩梁相对位移减小约54%;方案二可有效地提高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减隔震效果明显,作为该桥减隔震方案。  相似文献   
993.
采用表面涂层是减少内燃机摩擦损失的有效措施之一。在配气机构中,优化挺柱和凸轮轴之间的摩擦接触具有较高的技术潜力。Schaeffler公司提出了1种采用纳米结构的摩擦催化物理气相沉积(PVD)涂层系统,可在受应力作用的表面形成保护性摩擦膜。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朔黄重载铁路采用的摩擦控制技术和产品,进行摩擦控制技术的测试。在既有线路上研究摩擦系数变化对列车制动距离的影响;结合摩擦控制技术实际运用情况,评估采用摩擦控制技术前后的轨道结构动力响应效果。  相似文献   
995.
概述 挤扩桩是一种变截面的灌注桩。挤扩灌注桩是在预钻孔内,按承载力要求和土层地质条件在桩身适当部位,通过专用的液压挤扩装置设置承力盘.将普通的摩擦桩变为变截面的多支点摩擦端承桩.多层端阻、多段侧阻,从而改变了桩的受力性能。挤扩桩与普通灌注桩比较,有沉降变形显著减小.提高承载力.造价较低,环境和社会效益好。挤扩桩变截面施工方法有两种挤扩、旋扩。旋扩有工艺先进、施工方便、威盘质量好等优点,所以推荐采用旋扩变截面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剧仲林 《隧道建设》2022,42(Z1):28-39
当前软岩隧道初期支护因沉降变形量大而造成的成本消耗高问题较突出,初期支护底脚作用力与锁脚锚杆抗力不平衡是隧道初期支护沉降的主要原因,其中建立支护底脚与锁脚锚杆之间力的平衡关系是控制隧道初期支护沉降变形的重要前提。以弹性地基梁柱原理和摩擦桩原理来计算分析锁脚锚杆的内力和位移及其与地基的反力关系,以此确定锁脚锚杆的承载能力;通过分析锁脚锚杆对支护结构的柔度,确定其与支护结构的相互影响,进而建立考虑锁脚锚杆对支护结构底脚影响的支护结构力学计算模型,计算其作用于锁脚锚杆端上的作用力作为锁脚锚杆的设计依据;按照上述原理,分析了Ⅴ级围岩当前流行的42锁脚锚管的不足,并示例计算分析了108锁脚锚管的承载能力;最后以Ⅵ级围岩风积砂隧道施工的实例来说明“分布式”加强锁脚锚管以及锁脚锚桩控制支护沉降变形的显著效果验证技术的可行性;结论认为软岩隧道初期支护可按照“荷载—结构”原理确定围岩与支护、支护与锁脚锚杆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达成支护结构之间力的平衡稳定以实现控制支护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7.
介绍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针对主动块体形阻尼器(AMD),以降低多模态的车体弹性振动的方法,为了相比传统方法,在少用传感器条件下获得减振效果,应用了近年来控制器(调节器)设计中广泛采用的H~(00)控制理论,为确认其减振效果,实施了激振试验,评价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表明了本阻尼器在车体地板面的大范围内能够取得改善舒适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提出一种新型的拉索式旋转电涡流减震系统,该系统由惯容器、弹簧和阻尼单元组成. 为验证该减震系统的减震机理,建立了装配阻尼器的单层框架力学模型,分别进行了单层框架、导体盘为5 mm铜板、10 mm铜板、5 mm铁板、5 mm铜板与5 mm铁板复合时的惯容器和不同材质的导体盘在10、20、30、40 mm气隙下带电涡流阻尼器的振动测试,以分析导体盘与永磁体间的气隙大小、导体盘材质和导体盘厚度对阻尼器附加阻尼比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铜板后附加铁板,阻尼增加至铜板的1.9倍、铁板的1.4倍,可最大化增加阻尼;气隙是影响电涡流阻尼的关键因素,当气隙增大时,阻尼比会迅速减小,调节气隙大小是改变结构附加阻尼比最有效和最容易的方法;阻尼器提供的阻尼比最大可达15.40%,证实了该阻尼器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999.
搅拌摩擦焊焊接过程中,因焊接参数选取不当或设备稳定性不足等原因,焊接接头会产生表面犁沟等缺陷。文章选用6005A-T6铝合金材料,采用不同工艺对表面犁沟进行补焊,并对补焊后接头的组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小尺寸的犁沟缺陷,直接采用FSW修复,对于大尺寸的犁沟缺陷,采用MIG+FSW和CMT+FSW进行补焊修复,可以得到焊接变形小、强度高、塑性良好的接头。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宽频型调谐式钢轨阻尼器(Wide-frequency Tuned Mass Damper,简称WTMD)对抑制波磨和减小车内噪声的效果,基于WTMD设计原理及调频方法,通过前期测试得到钢轨波磨及噪声主频,从而确定WTMD型号,并在重庆地铁1号线双碑至石井坡上行高架桥曲线段进行了安装及现场试验研究,对同一半径(R=545 m)曲线内钢轨安装WTMD区段与未安装WTMD区段进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安装WTMD后可以改善钢轨动力特性,在安装WTMD后车厢内1.5 m处噪声降低7.2 dBA;安装WTMD后钢轨在250~5000 Hz频带内的阻尼特性得到明显改善,钢轨纵向振动衰减率分别在垂向和横向分别最大提升约28倍(3150 Hz)和17倍(1250 Hz);该改造段内钢轨波磨的特征波长为40 mm,433 d跟踪测试结束时未安装WTMD的钢轨表面粗糙度级最大超出TSI 3095:2010限值达28 dB,而安装WTMD段无明显钢轨波磨现象,安装WTMD能够有效抑制钢轨波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