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29篇
铁路运输   41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回顾了钢框架的分析方法和研究现状,将传统的弹性分析法和新兴的塑性分析法作了比较,重点介绍了塑性铰法对钢框架的分析和设计,并讨论了当前改进塑性铰法存在的困难,为进一步分析方法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针对工程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变截面杆件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个矩形隧道算例,比较了实际加腋计算和简化为等截面计算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别.在实际工程设计计算中,变截面加腋型杆件应按实际情况计算.  相似文献   
33.
王佳俊 《世界汽车》2014,(10):48-53
<正>在奔驰新一代S级发布之后的半年时间内,奥迪带来了新款A8L,面对奔驰的The Best or Nothing,奥迪用其独有的方式接下招儿来。同样是豪华品牌,奔驰、宝马以及奥迪之间却拥有完全不同的开发理念,诞生于此理念之下的车型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也是千差万别。这种品牌层面的差异在各自的旗舰车型上尤为明显。旗舰车型代表了各品牌最高的造车工艺,因此每一次旗舰车型上的动作往往都能获得比其他车型更多的关注,而每一次旗舰车型的换代简直成了该品牌最有意义的品牌发展节点。  相似文献   
34.
35.
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开发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火灾反应分析的梁单元用户材料模型及子程序,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火灾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温度场.基于塑性增量理论,对在恒定加载与标准升温耦合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非线性全过程分析.通过不同受火工况下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揭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火灾高温和荷载共同作用下塑性铰的分布规律和结构损伤机制,分析了发生火灾的房间位置对框架结构破坏机制的影响,进而对发生火灾的最不利位置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内力随受火温度升高不断重新分布,构件受热膨胀引起的约束内力与荷载内力叠加将导致其出现塑性铰;受火房间的位置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塑性铰的分布和破坏机制有明显影响,因此,结构抗火设计时应考虑受火房间的不利位置.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斜拉桥塔梁墩固结区横向受力情况,指导和优化设计,以某非对称独塔双索面斜拉桥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塔梁墩固结区结构形式,建立了塔梁墩固结区横向有限元模型,分析横向框架结构在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应力情况。结果表明:塔梁墩固结区横向结构在温度、收缩徐变以及风荷载等作用下产生较大次内力,桥墩及基础的设计需综合考虑纵横向受力情况;塔梁墩固结区受力合理,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7.
传统静力推覆分析方法求解结构非线性变形需对结构整体刚度矩阵进行实时地合成与分解,该过程将占用大量计算资源.基于拟力法的纤维梁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静力推覆分析,在迭代求解结构非线性变形时,首先对弹性刚度矩阵进行分解,计算出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弹性位移;然后通过反复调用弹性刚度矩阵的分解结果与弹性位移,减少回代计算量;最后采用算法时间复杂度理论定量对比了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计算效率,通过一榀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数值算例,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算法时间复杂度. 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顶点位移-基底剪力曲线基本吻合,层间位移角与楼层之间的关系曲线也基本一致,两者的最大误差出现在第3层,为3.72%,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拟力法的静力推覆分析方法算法时间复杂度降低了80%,计算效率至少是传统方法的5倍.   相似文献   
38.
39.
40.
铁路提速后,大量的铁路平交道口已经改为下穿的框架桥结构形式。对于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下的框架桥施工,由于列车速度较高,普通顶进法的下穿框架桥施工技术已经很难满足限速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的要求。为此把管棚和桥式盾构顶进法施工技术引入到下穿框架桥施工中。这种施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铁路的行车速度,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并通过对管棚和桥式盾构法施工中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的分析,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管棚和盾构法框架桥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