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33篇
公路运输   181篇
综合类   97篇
水路运输   248篇
铁路运输   66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饶广龙  王波 《船舶》2021,32(3):47-53
该文通过某10000 m3、4500 m3和13800 m3等多型耙吸挖泥船,对比分析不同泥泵驱动模式及不同舱室布置的耙吸挖泥船典型淡水冷却设备分布、流量分布及其冷却系统配置情况,总结出影响耙吸挖泥船冷却系统设计的多个要素,包括泥舱型式、泥泵驱动方式,泥泵舱布置等,并针对性地给出耙吸挖泥船冷却系统的设计思路流程,对今后该类型船舶的冷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根据宜万铁路大支坪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溶腔及暗河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同所表现出的岩溶发育程度、发育强弱及规模不同的原理,利用综合超前地报预测预报精确探测技术,在充分探明高压富水溶腔或暗河及岩溶发育规律后进行躲避、迂回绕行大型突水突泥溶腔的一项岩溶处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在泥结砾石路面上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旧路(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的选择,荷载应力计算,以及确定水泥混凝土板的厚度、强度,板长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在泥结砾石路面上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旧路(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的选择,荷载应力计算,以及确定水泥混凝土板的厚度、强度,板长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开体泥驳是辅助大型挖泥船疏浚施工关键设施之一。针对国内研发的4 000 m3大型自航艏吹开体泥驳,分析泥驳通过左右两个半体开启快速卸泥、在浅水区域卸泥、通过溢流筒装置实现不同装舱高度溢流、通过艏吹装置进行吹岸作业等功能特点,提出此类型船设计的关键技术,解决了船舶开体状态稳性、液压缸及泥舱密封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掌握了大型自航艏吹开体泥驳核心技术,为同类型船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依托港口岸线建设环境补偿人工沙滩工程是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港、城一体化发展的有益举措。针对人工沙滩建设中的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通过自主研发,取得以下主要创新性成果:1)发展了沙、泥并存下沙滩动力地貌学基础理论;2)形成先进的数值、物理模拟技术;3)提出适用于各种复杂泥沙环境下的人工沙滩设计原则;4)研发了人工沙滩防侵蚀、防泥化的整治与养护措施。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不同复杂泥沙环境下的实际沙滩工程中,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舱内泥泵汽蚀性能是决定超大型耙吸船施工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国内建造的泥泵往往缺乏汽蚀性能数据。以国内首艘超大型1.8万m3耙吸挖泥船为对象,研究其舱内泥泵汽蚀性能,建立流体动力学模型。首先获得流量-扬程、流量-效率、流量-功率等泥泵特性,并与已掌握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应用完整汽蚀模型研究汽蚀性能,并采用较国外更为严格的效率下降值作为临界汽蚀发生点;据此获得某挖泥转速下不同流量的必需汽蚀余量数据。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供工程界及具体船舶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道港口》2016,(2):187-192
文章基于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整理文中连云港区絮凝脱水试验数据,进一步分析Zeta电位与絮凝效果和絮凝后脱水能力之间的相关性,验证Zeta电位能否作为评价泥浆絮凝脱水能力的指标。通过对絮凝试验的测定参数Zeta电位、泥饼含水率及絮凝效果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Zeta电位值的大小与泥浆絮凝效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泥浆絮凝效果最优点往往出现在Zeta电位值接近零点时,Zeta电位值基本可以评价絮凝效果的优良;(2)Zeta电位值的大小对泥浆脱水能力也有着很强的影响,在泥饼含水率最低最稳定的添加量、添加区间,往往Zeta电位值趋近于等电点且相对较稳定,二者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分析Zeta电位值的大小及变化过程的稳定性,基本可以评价絮凝后泥浆脱水能力的好坏。  相似文献   
19.
兰渝线新龙凤隧道涌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兰渝线新龙凤隧道发生的岩溶涌水突泥地质灾害问题,在对隧道地质环境及岩溶发育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隧道所处地段的岩溶发育强度、岩溶水动力垂直及横向分带,以及大气降雨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隧道涌水的原因,认为新龙风隧道发生的涌水是揭露中小型岩溶管道所致,涌水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大气降雨.  相似文献   
20.
中国TBM施工技术进展、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立杰 《隧道建设》2017,37(9):1063-1075
总结我国近30年来TBM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以下5个阶段:1)研发探索和试用阶段;2)以国外施工承包商为主体,采用国外设计制造TBM施工我国隧道工程阶段;3)独立进行TBM招标采购和选型设计,并建立起自主的TBM施工队伍阶段;4)与国外厂家联合设计制造TBM,工程应用和自主施工快速发展阶段;5)实现TBM国产化,面向国内外TBM工程市场自主施工阶段。通过我国不同时期TBM施工的典型工程,介绍我国在复杂地质、大坡度、高海拔、不同直径、不同机型、超长隧洞TBM施工方面取得的经验、技术积累和业绩,展示我国TBM在穿越断层破碎带、软弱变形、岩爆、涌水等不良地质洞段取得的一系列施工新技术,以及最高月进尺1 868 m、平均月进尺超过600 m和掘进作业利用率超过40%的掘进技术水平。分析TBM在极硬岩、大断层破碎带、软弱大变形围岩、强岩爆围岩、涌水突泥洞段、高地热隧洞和超长隧洞工程中施工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对策,期望这些措施和对策在未来大量实际工程中进一步得到实践验证、优化和改进,不断积累和创新TBM设计与施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