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篇
  免费   105篇
公路运输   518篇
综合类   443篇
水路运输   620篇
铁路运输   441篇
综合运输   10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基于饱和非饱和理论,在Geo-Studio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分析了整个降雨历时过程中,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山区弃土场边坡内部渗流、降雨入渗速率和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入渗过程中,坡表部分区域迅速饱和,弃土场边坡内部存在低孔隙水压力的非饱和区;在降雨的初始阶段,降雨入渗速率主要受坡表土体渗透系数的制约,随着坡表土体饱和度的增加,降雨强度逐渐转变为影响降雨入渗速率的主导因素;边坡稳定性系数在整个降雨过程中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边坡最危险时刻出现在降雨结束后的2~6h时间段,并非通常认为的降雨过程中;当降雨强度达到一定值时,边坡稳定性系数在降雨过程中会出现一个小幅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依托CSSRC(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型拖曳水池环境下新建的大型PIV测试手段,对水下航行体五种细部变化的尾附体与主回转体连接形式的设计模型,进行了尾部区域流场定量测试分析。特别针对受到主要关注的推进器所在剖面的三向伴流场,借助流场不均匀度系数,给出了直观的定量评估。本文的工作表明,该大型PIV测试系统对细部流场结构的识别有着较大的潜力,研究结果对指导尾附体及推进器优化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3.
海洋中的探测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减声降噪技术的发展,声纳探测遇到新的挑战,而且由于复杂的海洋环境,声纳探测的灵敏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声纳探测手段还有其自身的诸如“声影区”等局限性,非声探测技术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几种非声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104.
以成都地铁2号线东延线设计为例,探讨地铁高架标段线路平纵断的确定以及高架区间常用工法,并重点探讨桥梁预制架设工法的配套梁场设计和造价分析。  相似文献   
105.
场间渡线道岔经常出现在枢纽大站,其具体信号联锁方案设计应在保证场间作业安全的同时,兼顾运营作业效率。介绍了解决场间渡线道岔控制的2种不同设计方案,详细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并对推荐方案的具体工程应用方式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6.
岩溶对桥基危害巨大,常用的物探方法存在较大局限。为准确探测公路桥基岩溶分布,介绍了地震散射波法的原理以及该方法的数据处理技术和成果解译方法,并用于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根据该法的偏移图像圈定岩溶及地层划分,经钻孔验证,探测结果准确程度高,表明地震散射波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不依赖于钻孔等优点,可作为公路桥基岩溶探测的方法,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7.
研究界面噪声场下矢量水听器声压与质点振速的相关特性。利用射线声学原理,给出了求解海洋环境场声压场与质点振速场空间相关特性的方法。通过简单的数值积分,可以方便地求解给定了海面、海底反射系数、介质声吸收系数的海洋环境下噪声场空间相关特性的问题,并给出了特定条件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8.
福州地铁象峰站建设施工中出现水位监测数据持续超标,累计值限定的极限已经用完,但地表并未出现严重沉降的情况。从福州岩土工程特性方面分析了其产生原因,指出实际上出现了水位监测累计值失效的现象,提出了处理相关监测项目出现失效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利用Visual-modflow三维可视化渗流软件建模分析了邻近水库裂隙密集带地层,隧道开挖至注浆前后全过程地下水渗流场分布规律。结合隧址区水库、裂隙密集带等水力联系的影响,研究了隧道施工未扰动下渗流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毛洞开挖后裂隙水垂直补给隧道,影响范围很大,水库方向的反向补给或贯通排泄并不明显;隧道初期支护有利于保持地下水流场稳定,由于密集裂隙带的存在,横断面渗流变化与毛洞状态初期较为接近;随着注浆加固止水效果的提升,地下水向隧道内汇集的趋势减弱且范围减小,当围岩渗透系数折减到90%时,与初始渗流场较为接近,表明良好的防水体系对维持地下水渗流场稳定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密集裂隙带的存在仅对局部渗流场有影响,对隧道和水库之间的水力联系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0.
王旭峰 《中国水运》2010,(10):115-116
以刚性地基上的刚性涵洞为研究对象,分析涵洞周边土体的作用机理,通过观测位移计,得到不同填土高度下矩形断面和梯形断面中填土的沉降位移等值线图,并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涵洞施工过程,并对比分析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关系。所得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从而验证了所建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参数选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