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0篇
  免费   323篇
公路运输   3308篇
综合类   2093篇
水路运输   1440篇
铁路运输   1137篇
综合运输   305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477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SMW搅拌桩围护基坑的时空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鹏  焦苍  徐成家 《隧道建设》2005,25(1):10-12,16
在软土基坑开挖施工中,运用时空效应规律,充分调动未开挖部分土体的承载能力,能够有效控制土体位移,保护周边环境,达到安全经济施工的目的。文章以天津地铁1号线营口道车站基坑施工为例,分析在采用SMW水泥土搅拌桩作为围护结构的基坑开挖施工中,如何选择合理的架设支撑时机以及开挖分块,以充分利用时空效应规律,控制基坑内外的变形,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2.
在对水府庙混凝土箱梁桥温度场的实测和分析基础上,进行设计参数的研究,包括箱梁翼缘悬臂长度、腹板高度和桥梁轴线方位角对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影响,得到最大横向温差与(腹板高度/翼缘悬臂长度)的曲线图.  相似文献   
153.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温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魏家洲特大桥为例,按照我国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英国BS5400规范、新西兰规范确定不同的计算模式,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进行温度效应分析,得出:温度应力在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整个桥梁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且采用不同的温度梯度计算模式,所得到的梁内温度应力值相差较大,甚至出现异号的温度应力.  相似文献   
154.
青藏铁路拉萨河特大桥主桥空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萨河特大桥主桥采用(36+72+108+72+36)m五跨三拱连续梁钢管混凝土拱组合结构体系。着重介绍主桥空间动力和稳定性分析,探讨了双肋拱桥横向、竖向联结系的比选优化等。  相似文献   
155.
《汽车与配件》2005,(39):13-13
曼·胡默尔针对新型的六缸汽油发动机研制开发了一种极为紧凑型的机油模块。由于这种机油滤清器设计非常紧凑,所以特别适合于那些对安装空间限制较高的车型。该滤清器内嵌的油水热交换器能降低发动机润滑油的温  相似文献   
156.
超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拉桥结构效应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典型的时空变化特性,但目前对效应的时程特性及时空包络关注较少。建立精细的几何非线性分析模型,分析主跨1088m的苏通大桥施工过程力学行为,包括施工阶段效应增量、效应时程、效应包络及恒载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结构设计和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157.
温度效应对弯桥支座的受力影响较大,也直接影响支座的破坏。采用空间有限元程序建模,分析了温度效应下,桥梁圆曲线半径对支座受力的影响,以及桥下各支座受到的横向力的大小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支座受到横向力与桥梁圆曲线半径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8.
159.
轨道交通改变了人们出行的方式,也是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轨道交通建筑人流量大、空间密集程度高,既承载交通功能,还承载对外文化交流的功能,目前,我国关于交通建筑公共空间文化展示方面的研究较少,交通建筑内部文化展示主要通过后期装饰实现,在整体设计上,停留在简单的、单一的设计,使得文化与公共空间产生一种割裂;在空间设计上,虽然对墙面、柱体、地面进行装饰,但是没有真正结合文化特色,略显突兀。文章以北京—张家口铁路(简称:京张铁路)沿线站房为例,探索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与文化展示在建设阶段相互融合的展示方法。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的方式,从文化主题选定、文化符号提取、文化表现3个方面梳理了京张高铁沿线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的文化展示方法,能够给未来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文化展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