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篇
  免费   92篇
公路运输   200篇
综合类   386篇
水路运输   134篇
铁路运输   926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城际高铁各种运行速度下扣件刚度的选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车辆动力学、轨道动力学有限元法为基础,将机车车辆和轨道作为一个系统,分别求出运行速度为200 km/h,250 km/h和300 km/h时不同扣件刚度的列车和钢轨的动力性能。并与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建议的运行速度为350 km/h时扣件刚度取值25 kN/mm的动力性能比较,找出城际铁路适合运行速度为200 km/h,250 km/h,300 km/h时的扣件刚度。  相似文献   
52.
轮轨润滑是重载铁路减轻轮轨磨耗及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配装不同类型转向架的C80B型重载车辆动力学分析模型,利用多点接触轮轨模型和轮轨接触摩擦功进行磨耗评价。计算得出了不同曲线工况下,轮轨润滑对交叉支撑转向架和径向转向架轮轨磨耗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53.
随着世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已突破传统的轨道几何检测,朝着综合检测的方向发展。结合安装在我国新一代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RH380B-002的轮轨力检测系统在高速铁路轨道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我国在高速铁路轨道综合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基于轮轨力测量的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轮轨力测量的高速铁路轨道状态评判方法。基于轮轨力测量的轨道检测技术通过安装在固定车辆(一般为轨道检查车)的连续测量测力轮对测量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轨道疲劳寿命影响的角度对轨道状态进行检测,指导轨道日常养护。该技术是高速铁路轨道综合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轨道几何检测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它的投入运用将更好的保障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54.
长荆线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示范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荆线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示范工程是经国家经贸委批准建立的全国十个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示范工程之一。该工点是采用多种土工合成材料,考虑了不同应用条件和加固目的综合性典型工点。本文对示范工程的设计、施工、筋土相互作用机理室内试验及现场测试进行阐述和总结,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土工合成材料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5.
以武汉绕城公路K46 024 5跨线桥为原型,建立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弹塑性分析,模型中考虑桥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得到无桥台斜腿刚架桥的真实位移、应力和破坏区域的分布,并与常规设计所采用的强迫位移法进行比较,分析常规设计计算的结果与桥的真实受力状态的差别。对于相互作用问题,本文提出土体计算范围与计算跨径的合理比值,从而为该桥型的设计与计算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56.
柔性桩与土相互作用非线性分析的增量传递矩阵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桩侧土采用非线性荷载传递函数,对桩端土采用线性荷载传递函数,同时考虑桩周土所分担的荷载对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利用增量荷载传递矩阵法及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子域法,推出了刚性承台下柔性桩与地基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近似解析算式。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试验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及该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该理论解与现场实测值、有限元计算值都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57.
本文针对高速轮轨系统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孰优孰劣的争论,在对二者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法,以寻求社会总成本最小为原则,构建了高速轮轨系统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选择评价模型。针对京沪第二高速铁路通道的案例研究,基于本文所构建评价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京沪第二高速铁路通道选择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社会总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8.
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研究涉及学科范围较广、试验数据繁杂,通常需要不同单位的大量试验人员协作完成,深入分析和综合利用这些海量试验数据和仿真数据,对轮轨关系研究至关重要。文章详细描述采用B/S构架程序开发的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现场试验、仿真试验和实验室试验的流程管理,具有数据上传、审核、下载与共享等功能,并具备数据的展示分析功能,可实现轨道、车辆系统中轮轨试验数据的对应统一,对于促进轮轨关系数据管理的规范化、统一化以及数据的共享开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此系统已在多个主机厂得到应用,验证了系统功能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9.
乘客舒适度标准是确定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参数最为重要的控制指标,也是必须满足的强制性指标。为合理平衡乘客舒适度与工程建设成本之间的跷跷板关系,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各种现有制式取值标准,就悬挂式单轨乘客舒适度控制标准取值开展理论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平面圆曲线半径相关的乘客舒适度指标为车体偏转角及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随着偏转角和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数值的增加,其对最小圆曲线半径的影响逐渐减弱,恶化舒适度条件并不完全等同于工程效益的减小。悬挂式单轨最大偏转角理论上可突破传统轮轨铁路7.7°的限制,但增大偏转角对限界造成的影响不可忽略。人体可忍受的振动持续作用时间与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大小成反比,将加速度控制在0.4~0.8 m/s~2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0.
冰区航行船舶推进系统设计的若干考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冰区航行船舶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与气候条件,其设计要求与传统的推进系统有着很大的不同。针对冰区航行条件下船舶推进系统所需要面临的问题,及这些问题所导致的冰区推进系统的特殊性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指出了推进系统设计过程中为应对冰区航行条件下的海冰、低温以及空泡噪声等问题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为冰区航行船舶推进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