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286篇
综合类   134篇
水路运输   98篇
铁路运输   109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41.
李虎 《人民交通》2021,(18):54-55
在桥梁加固改造的阶段涉及到的施工参数要求比较高,提高桥梁加固的效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加固技术.在科学技术发展之下,各种新兴技术得到了应用,整体顶升施工技术是科学时代之下的产物,该技术具备施工方便、效率高等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整体桥梁顶升施工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42.
针对当前普遍暴露出来的装配式空心板梁桥病害,以武汉市三环线地面层五座空心板梁桥维修加固工程为背景,进行维修加固设计,提出的主要设计方法包括:梁体横向分块依次整体顶升的施工方案;新支座垫块双层设计;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的三种不同的支座垫块与墩台帽梁连接方式;铰缝跨缝植筋处理。施工过程及运营情况表明,这些设计方法在增加了施工的便利性,缩短了工期的同时,起到了良好的加固效果,有效恢复并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恢复了结构耐久性。  相似文献   
643.
针对复杂地质、长距离、超深的曲线顶管工程,通过自动化土压平衡顶管机施工技术,实现了对顶管机总泵站、中继站、进洞、出洞、纠偏等自动化控制,保证了工程质量并按期完成。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44.
王彬鹏  罗小斌 《公路》2022,67(1):181-186
以平南三桥缆索吊装系统(跨径布置509 m+601 m+512 m)为工程背景,从试吊配重方式的选择、试吊流程、试吊检测项目的 检测方法等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设计吊重220 t的试吊方案,并对实施后获得的试吊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试吊结论.另外,在试吊过程中对塔架智能纠偏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试验检测,得出了塔架偏位主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45.
论述了轮胎锥度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并对锥度效应引发的车辆跑偏机理和纠偏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46.
石家庄二环路是石家庄市重要的城市环线,2010年建成地面快速路,为进一步促进城市向外发展,实现相交路在二环内外连通,对二环快速路进一步提升改造。从项目背景、工程概况、总体方案、节点方案等多方面分析了二环路提升改造方案,具体介绍了基于各种现状受限条件下的二环路主线改造形式、现状立交及匝道衔接方案、老桥顶升方案以及出入口设置方案等内容,以期为同类型地面快速路提升改造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47.
蒋恺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6):167-171,216
大跨径梁式钢混组合梁,受力结构复杂,施工工序多且工艺复杂,施工实例少。详细分析了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大桥大跨度梁式钢混组合梁施工过程中,钢混组合梁分段安装、顶升、多次叠合等关键施工技术,总结提出了钢梁精细化加工、精准安装落位和同步顶升,以及沉降、位移及变形控制等的施工关键控制要点。经实测验证,按相关技术控制的钢混组合梁整体高精度完成,相关指标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48.
为对连续箱梁桥同步顶升技术进行研究,以淮北某立交桥为研究对象,通过顶升全过程监测以及有限元分析,分析了连续梁桥顶升过程中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以及顶升位移偏差对结构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更换支座的过程中,结构会产生较大横向和纵向偏位,应密切关注各顶升支点位移情况,同时做好限位措施;顶升过程中,梁底受力方向与桥梁竖向位移差异变化基本一致,顶升施工安全可靠;截面的附加应力对中墩的位移偏差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649.
受周边环境变化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高铁桥梁地段出现了较大的横向偏移。为获得运营高铁箱梁顶升平移纠偏施工中的关键控制参数,通过建立轨-梁-墩实体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轨道结构的应力变化规律,提出单次最大顶升及平移量;同时选取施工期间最不利工况,检算不同偏移量下轨道结构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随着顶升高度和平移量增加,轨道结构应力逐渐增大,为尽量减小纠偏施工对轨道结构的影响,建议最大顶升高度和单次最大平移量为10 mm,单个“天窗点”累计平移量控制在20 mm以内;箱梁和桥墩应力以及支座反力随支座支撑状态和偏移量的增大逐渐增加,以箱梁拉应力和支座反力作为控制条件,在不降速运行情况下,为保证轨道结构的稳定性,可实施的最大纠偏量为80 mm。本研究成果可为运营高铁箱梁顶升平移纠偏施工提供关键控制参数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0.
刘萌成  周佳俊 《公路》2023,(2):19-24
地基/路基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道路、铁路和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营。为探究不均匀沉降防治研究现状,通过文献搜集、整理,对当前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主要概述了目前较为常用的6种不均匀沉降防治技术(包括表面加铺、土工加筋、桥头搭板、轻质回填、压力注浆和膨胀顶升)的研究现状,并详细分析了各项技术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同时指出,轻质回填、微扰动注浆和膨胀顶升3项技术具有较大优势,已成为当前不均匀沉降防治研究热点。但在轻质回填和膨胀可控新材料开发及工程性质方面,仍需深入、系统地开展大量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