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91篇
综合类   192篇
水路运输   170篇
铁路运输   319篇
综合运输   6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十五”期间,铁路在路网建设、装备现代化、既有线提速扩能改造、投融资改革、节能、环保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将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在“十一五”规划目标下,铁路面临着加快快速客运网络建设、强化煤炭运输通道、扩展西部路网、优化东中部路网等建设任务。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要抓住机遇,提高计划管理水平,重点完成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建设资金、基建任务以及装备现代化等方面的工作,为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2.
沈阳铁路局自实行新的管理体制以来,用新思维、新观念指导专业管理,用新技术、新装备构建安全防控体系,以高标准、高质量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3.
以312国道机械化施工为例,详细介绍了工程概况、水文地质状况及工程技术要求与标准,对弱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工艺流程做了全面、重点叙述,并就施工组织、质量控制及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94.
桥梁缺损状况分级的灰色聚类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虑到灰色聚类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对灰色聚类分析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定权灰色聚类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依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选取桥梁分部构件评价指标,建立桥梁缺损状况评价模型,对路网中多种类型桥梁进行评价分级.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简便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5.
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新车型层出不穷,如何高效地推动新车型的研发进度,成为现今汽车研发机构思考的一大难题。通过对汽车整车新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现状的调研,发现主要有3种管理模式,文章结合整车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阐明某一车型研发的一种管理模式——矩阵型,并对其优点和缺点进行了阐述,同时针对矩阵型管理模式不足之处进行成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6.
施工企业只有把管理的基点放在项目管理上,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实现项目合同目标,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提高工程投资效益,才能达到最终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潘培玉 《北方交通》2006,(7):116-118
介绍了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的做法与体会,提出公路施工企业取得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8.
概括了公路路网管理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路网管理信息支持系统的概念,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分析,设计了系统结构框架.所提出的路况与路网交通信息采集方案、系统三层架构、决策与调度机制、六大功能是全新的设想,具有前瞻意义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9.
谭旭  周烨 《北方交通》2007,(1):67-68
公路旧桥的设计荷载较低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超载车辆不断出现,公路旧桥的使用安全已成为公路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里,就公路旧桥的维修与管理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0.
ATP车载设备是保证动车组运行安全的关键设备,其信息化管理是客运专线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运专线动车组安全高效运营的必要技术支撑手段。在总结既有ATP车载设备运用检修业务流程基础上,提出了在信息化技术手段支撑下建设电务系统专业化的ATP车载设备运用检修管理信息系统。对物理结构、系统功能和实现思路进行了详细设计,不仅实现了检修及计划的无纸化作业目标,而且通过自动化等方式可减少人为的数据录入错误,提高作业效率,有效支撑相关运用检修业务的开展,强化专业检修能力,达到"作业高效率、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