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8篇
  免费   391篇
公路运输   264篇
综合类   131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2200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地铁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处理是地铁系统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多年来提出并实践了多种方案,但是没有一种方案的技术性能、节能减排效果、设备造价等各方面综合性能让用户普遍满意。本文介绍了电阻+逆变混合型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该装置以较先进的技术性能、较低的设备造价在保证列车正常制动的同时较好地实现节能减排效果,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地铁轨道系统设计经济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国内地铁轨道系统技术经济特征的基础上,从如何将标准化设计与针对性设计相结合、开展集约化精细化设计、注重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提高轨道减振设备国产化程度等四个不同角度,对轨道设备选型及系统设计经济化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北京地铁四号线车辆司机室后端墙系统的基本结构,并通过试验验证该结构满足BS6853:1999标准中规定的防火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4.
地铁气体灭火控制器的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窦玉春 《都市快轨交通》2010,23(6):105--106
论述气体灭火控制器的特点、功能,分析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气体灭火控制器的结构设计、安装方式、减少信号干扰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说明这些措施应用到地铁设备房的气体灭火控制器中可大大减少误喷误报等事件,从而提高气体灭火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实践表明,南京地铁1号线采取这些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针对目前内燃调车机车采用过渡车钩对地铁列车调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过渡车钩的改进方案,以达到缓解地铁列车停放制动、提高调车效率的目的。同时提出了对地铁列车制动管路进行改进的思路,以实现内燃调车机车与地铁列车同步实施制动与缓解,从而大幅提高调车过程的安全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6.
李毅 《铁道车辆》2012,(2):19-22,1
介绍了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的技术参数,并对其车体钢结构及内装结构的轻量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7.
秦孝峰  李涛 《铁道车辆》2012,50(3):32-33,6
从车钩高度不同对车辆牵引及制动时的轴重转移、贯通道组装、车体强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最终选择660mm车钩高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黄土地区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围岩压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黄土地区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围岩压力特征,得出荷载在衬砌结构各部分中的分担比例,本文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为研究对象,选取2组不同围岩条件的测试断面,开展现场测试工作。对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及二次衬砌结构应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墙脚位置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接触压力较大,表明这二者承受大部分垂直压力;初期支护所受围岩压力随着土体强度降低而增大,且分布形式更趋于静水压力作用特点;二次衬砌作为主要支护结构承担大部分荷载,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随围岩土体强度降低而显著增大,二次衬砌在支护体系中作用也随土体强度降低而凸显;二次衬砌混凝土基本受压,拱腰及以上位置应力较大,仰拱处应力较小。  相似文献   
109.
在充分利用广州地铁实测数据基础上,通过建立恰当的短路计算模型,证明了在地铁短路过程的发展阶段其短路电流的时间常数是不断变化的;同时,对集肤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通过对实际情况的适当简化,进行了相关仿真研究;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地铁走行轨在集肤效应的影响下电阻和电感参数随频率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0.
分析了地铁提速后隧道内刚性接触网运行中存在的拉弧、磨耗严重等问题。提出对现有垂直悬挂方式进行技术更新,采用已有成熟运行经验的悬臂支撑方式。针对地铁隧道内灾害,如地震、火灾、渗漏水或结冰等对刚性接触网的影响,研究采用防开裂型化学锚栓、扣紧螺母及防水融冰等技术措施,并采用隧道内接触网视频监控装置,对各接触网关键点的工作状态及受电弓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指导隧道内接触网设备的维护、抢修及救援疏散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