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339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天津特大桥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经验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介绍原材料进场检验、储存及管理,砂浆车选型、计量及维护,施工前准备(清洗、紧压、封边、排气孔设置、预湿),砂浆的拌制、灌筑、养护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2.
为适应高速铁路对轨道结构的要求,无砟轨道这一结构形式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我国也逐渐在铁路网的建设中使用无砟轨道,但是如何对无砟轨道的应用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各种影响无砟轨道结构的因素,通过模糊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全面、综合地对无砟轨道的应用进行了评价,最后得出无砟轨道的应用现状较好,为无砟轨道结构在我国的推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3.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工程技术创新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铁道部决定建设遂渝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系统试验研究无碴轨道结构、轨道电气特性、扣件系统、路桥线下工程、100m长定尺钢轨铺设、无碴轨道施工及长期测试等关键技术,通过成区段铺设无碴轨道并进行实车试验,取得无碴轨道工程成套技术和科学数据。遂渝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有目的地设计了CRST-I型平板式、框架型板式、纵连板式轨道和CRST-I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等多种类型。试验段于2007年1月进行了实车试验,动车组试验最高速度232km/h,货物列车最高试验速度141km/h。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碴轨道试验段建设成功,并为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技术再创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建立了小半径曲线桥上"轨道-梁-墩"一体化计算模型,分析其在温度变化和离心力作用下联合板位移以及侧向挡块的受力情况,对曲线半径、侧向挡块弹性垫板刚度和侧向挡块间距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侧向挡块进行结构强度检算,认为侧向挡块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量。  相似文献   
35.
结合石太铁路客运专线CRTSⅠ型板无砟轨道500 m长轨铺设工作,通过对WZ500C通用型无砟轨道铺轨机的研制和全套铺轨施工工艺的开发,保证了铺轨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了客运々线CRTSⅠ型板无砟轨道的长轨铺设技术水平,对今后高速铁路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6.
为了适应严寒地区环境特征,减少裂纹发生,哈大客专CRTSⅠ型无砟轨道板预制全部采用自动温控系统进行室内蒸汽养护.分析了蒸养各阶段裂纹产生机理,提出采取延长升温阶段和降温阶段的持续时间、降低恒温阶段的恒温温度、缩短恒温阶段时间、尽量降低芯部与表面温度差,改进模具保证蒸养棚内湿度等技术控制裂纹产生,对我国今后的轨道板制造和...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高速铁路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精调设站和搭接方式的创新,测量设站更加灵活机动,操作方便,既保证了设站位置和定向点的绝对精度,又顾及了不同设站位置之间的相对精度,消除了轨道对接处的微量错动,实现了轨道的平顺、无缝搭接。  相似文献   
38.
按照CRTSⅡ型轨道板场的建厂规划设计流程,从板场选址、板场总体布局、各功能区设计三方面对主要设计原则及方法进行论述,列出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并给出某CRTSⅡ型轨道板场的建厂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39.
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张拉纵连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建立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施工全过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6个施工步骤分析底座从浇筑、张拉再到锁定整个过程中的受力及变形,研究表明:张拉前需确定底座锁定板温,以控制底座温度变化幅度;张拉时整个断面需均匀张拉,避免出现因应力集中而导致混凝土拉裂,当底座温差较大时,必须每隔24 h重复张拉1次,直到达到最终的张拉量;张拉完成后,BL2后浇带必须待混凝土浇筑段内应力均衡后方能浇筑。  相似文献   
40.
基于路基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的计算力学模型,针对道床板不同宽度和深度情况下的表面裂纹和贯通裂纹,分析在列车荷载作用下道床板开裂前后对道床板受力性能的影响以及在轴向温度荷载作用下含裂纹的道床板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含裂纹的无砟轨道与无裂纹的无砟轨道相比,道床板混凝土应力有小幅度增加,纵向钢筋应力随裂纹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轴向温度荷载作用下,随着裂纹宽度的增大,道床板混凝土拉应力及钢筋应力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