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6篇
  免费   158篇
公路运输   499篇
综合类   856篇
水路运输   372篇
铁路运输   249篇
综合运输   3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992.
以交通检测系统获取的车道流量和速度为模型输入,分别提出基于延误损失、 事故损失和综合损失等3 类步进式可变限速控制.综合现有基于流量和基于车速离散性 算法估计了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提出了基于延误和事故发生率的路段综合损失计算方 法.以青兰高速莱芜区约20 km的路段为实例,模拟了8 组可变限速牌,通过微观仿真验证 了提出的3 种算法.结果证明,相比于静态控制,建立的3 种模型均显著降低了主线车流的 停车次数、停车延误和综合延误,改善了车辆行驶的平稳性,但主线车辆旅行时间略有增 加.根据敏感性分析发现,随着驾驶员对限速值服从率的下降,可变限速控制的效益也逐 渐降低,尤其低于80%时,下降显著;当低于60%时,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93.
994.
车辆进入交叉口前的速度时间序列可用于预测车辆进入交叉口后若干步数速度值,利用车速预测值推算冲突方向车辆在交叉口内的行驶位移及其车间距离,可评估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针对交叉口附近车速分布符合随机序列特征,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 (ARMA)理论进行车速时序预测建模,步骤包括时序数据相关性检查、模型p-q 定阶、解析式系数估计、适用性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实测车速中的前40 个时序数据建立ARMA 模型,预测出的20 个车速值与实测值贴近,冲突方向两车车速归一化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06 56 和0.003 4;利用全部60 个实测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检测预测值残差自相关函数发现其绝对值均小于0.258 2,表明所建车速预测方法适用.  相似文献   
995.
一种路网交通流参数的融合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数据驱动与中观交通仿真融合的交通流预测框架.该框架将数据驱动 方法在路网局部断面和路段的高精度预测能力与中观交通仿真的路网范围预测能力结 合起来,通过可信度高的路网局部断面和路段预测值,在线修正中观交通仿真模型的参 数,使得中观交通仿真模型能够逼近、反映交通流运动趋势,提高路网范围交通状态预测 精度.通过结合路段旅行时间预测与中观交通仿真的实例分析证明,断面和路段预测和中 观交通仿真结合发挥了两者各自的优势,预测结果优于单一的中观交通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996.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除全球智慧运输(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的发展趋势成蓬勃发展外,近年来对于大量数据下所隐藏的信息亦是越趋重视,因此,对于何种数据透过何种方式的呈现与其经挖掘后而呈现之意义,则为一大研究重点.对于ITS系统下九大领域间,透过知识图谱之方式,建构各领域之关联,以文献与作者上的聚焦探讨其彼此之发展历程、现况、趋势,再者深入于共同作者、关键词、参考文献、技术层面,挖掘各领域于主题上之演变、热门研究议题、前瞻研究领域,主要目的为于ITS系统各领域上进行整体的趋势观测与挖掘其前瞻研究及其核心价值所在,然后透过各院校的产出,可发现台湾于20世纪后ITS论文产出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代表着ITS的研究已逐渐朝一成熟稳健阶段迈进,综观台湾各大专院校于ITS所投入之研究产出量,以台湾交通大学233篇之产出为首,而各大专院校于ITS所投入之研究领域,则以先进交通管理服务(advanced traffic management services,ATMS)为主,对此,透过台湾投入经费于ITS研究之年期是可相互呼应的,而如何进一步将台湾各大专院校所投入之ITS研究进行其演进历程、分布特性以及群聚知识群等样貌进行挖掘,对于洞察及发现未来发展面向是一重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97.
为真实有效地模拟行人过街现象,发挥社会力模型潜在的应用价值,文中以经典社会力模型为基础,设计3组可控实验,运用手动轨迹跟踪器,提取行人过街行走轨迹,从而对经典社会力模型中的重要参数进行标定研究.通过将模型仿真得到的过街行人流基本图与经典社会力模型以及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模型有效减少行人重叠现象,在流量达到0.5人/(s·m)后行人密度比经典社会力模型降低1人/m2左右,贴近实测数据,更好地描述行人过街的现实情况.运用这一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研究行人过街内在机理,挖掘模型在行人过街设施设计等工程应用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8.
传统的车载自组织网络体系结构研究专注于通信协议及其拓扑,未从宏观角度揭示其网络本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车载自组织网络模型.首先介绍模型算法.然后采用平均场理论进行度分布分析,讨论模型特殊情况,判定度分布指数范围,计算度分布及度与次序之间的关系,以度分布满足幂率分布规律验证车载自组织网络的无标度特征.最后以网络状态方程为基础,导出被牵制控制到平衡点的网络状态方程,计算矩阵最大特征值和网络特征值,提出车辆自组织网络牵制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车载自组织网络度分布指数γ >2 ,网络若被牵制到平衡点 -X ,重点控制网络的最大特征值λ1 .  相似文献   
999.
我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建设即将实现全国联网,如此大规模的系统互联为高速公路的运行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既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交通运行状态信息获取方式,也构建了一个具有相当覆盖范围的车路交互平台,从而实现路网的协同管控与出行服务水平的提升.基于此,首先给出路网可观性、可控性的概念模型;其次根据 DSRC设备双向交互的特点,提出面向路网可观性与可控性双目标优化模型,基于路网旅行时间测量误差最小化为目标的路网可观性评估模型及基于路网系统旅行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路网可控制性评估模型,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00.
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决定预应力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桥梁生命的"保护神"。传统压浆工艺不能完全保证压浆的密实性。该文提出采用大循环智能压浆工艺进行后张预应力管道压浆。该系统具有实时监测水胶比、实时测控灌浆压力、浆液流量,以及远程监控等功能。经过工程实际应用证明其压浆效果很好,可取代传统压浆方式进行压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