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8篇
  免费   325篇
公路运输   953篇
综合类   1520篇
水路运输   1241篇
铁路运输   616篇
综合运输   28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91.
大型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仿真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传统计算方法采用静态公式计算,忽略了车站功能布局、客流组织方案与最高聚集人数的互动影响。在研究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并证明3个规律,揭示最高聚集人数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最高聚集人数的周期特性和出现时间;通过对15万条现场统计数据的拟合分析,提出旅客提前到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运用车站客流组织仿真系统,研究提出车站最高聚集人数的仿真计算方法,并采用北京南站数据进行验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车站方案设计、运营管理方案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针对铁路道床吸污车吸污效率不足和二次污染问题,建立吹吸装置仿真模型,选取钢轨打磨后道床上常见且密度大的铁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吹风速度情况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提出新的改进方案,并对其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直径为5 mm的铁屑在改进后吹吸装置内的运动轨迹较为规则,颗粒基本可以有效的被吸走;高速气流区域较改进前增大,提高了吸尘效率;改进后的吸尘口位于两侧,不存在吹风气流逃逸造成二次污染现象,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93.
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测具有高度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难以用准确的数学模型表达。选取多个边坡工程实例构成学习样本集,以土体重度、内摩擦角、黏聚力、坡角、坡高、孔隙压力比6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土坡稳定性的评价判别指标;然后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混合算法,在保持BP网络算法误差反向传播修正权值特点的同时,将网络权值和阈值粒子化,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性实现网络权值和阈值的更新,从而加快收敛速度和提高收敛精度,避免传统粒子群结合BP网络算法的"早熟"现象;通过与其他算法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比较分析,表明了本文研究算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4.
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面临的问题,总结近年来提出的各种短期客流预测方法及主要设计思想。首先介绍短期客流预测的研究背景,然后分别从实时判断和实时预测2个维度介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对涉及的主要方法进行分类分析,最后进行各种算法的综合比较,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研究含水率以及颗粒组成对粗粒土蠕变的影响规律,分析砂质板岩粗粒土在不同影响因素(含水状态、颗粒组成)下的蠕变特性,并基于与试验结果相符的H-K蠕变模型,探讨含水率、细颗粒含量、应力与蠕变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细颗粒含量均为影响粗粒土蠕变特性的重要因素,提出通过使用干燥或饱和含水态的粗粒土填料以及使用细颗粒含量为30%的粗粒土填料的途径来控制路堤的长期沉降。  相似文献   
996.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高大开放空间火灾探测的现状,指出传统火灾探测器的不足,详细阐述高大开放空间成像探测器(OSID)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OSID采用双波粒子检测、感光元件光学成像、预对准光学成像等多项先进技术,而且支持多发射器-单接收器。将OSID与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进行对比,指出OSID的主要优缺点。给出OSID在民用领域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典型应用,OSID可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火灾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地铁快速发展带来的高密度客流冲击,对地铁的运行效率,乘客出行的快捷性、实时性、舒适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基于以上问题,对客流分布进行研究并提出基于图像采集技术的地铁站台客流引导系统,此系统是基于车厢内的摄像头采集客流信息,通过地铁运营方的数据库与处理中枢对客流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客流引导信息,同时显示在站台门上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列车客流信息。结果表明,通过本系统对于客流的引导,可以部分代替引导人员的安排,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乘客快速舒适出行,可以有效提高地铁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地铁列车运行优化指标过于单一的问题,提出了牵引-巡航-惰行-制动模式运行曲线的计算流程,综合考虑能耗、乘客舒适度、运行时间、停车精度等指标,用Fi(综合优化目标函数)值度量综合运行质量(其值越小表示越接近理想状态),并建立列车运行曲线的优化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和小生境技术,设计了应用于列车运行曲线优化的隔离小生境粒子群算法(INPSO)。结合实例仿真,利用INPSO优化模型,确定最优惰行末端速度,实现了高质量列车运行曲线的计算。其中INPSO优化后的Fi值实际只是基本粒子群算法优化结果的58.96%,效果显著,证明了INPSO寻优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9.
分析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关于客流高峰持续时间现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回归分析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持续时间预测模型。分析和定义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高峰事件的概念,探讨了客流高峰事件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回归分析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求解方法。以南京地铁1号线的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并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验证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国内各个地铁建设城市的规模、人口对城市等级进行分类,并将无锡纳入二线城市。总结分析二线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经验,分析无锡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初期客流规模较小等特征。提出线网层面不同编组、制式车辆的互联互通和提升轨道交通客流的一些建议和举措,为二线城市的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