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104篇
公路运输   103篇
综合类   164篇
水路运输   494篇
铁路运输   62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41.
高玮 《水运工程》2017,(S2):11-13
针对传统抛石工艺和赛克格宾及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配内衬赛克格宾和赛克格宾的装填新工艺。结合长江荆江河段七星台护滩护岸工程,得出采用配内衬赛克格宾能降低施工成本,赛克格宾装填新工艺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842.
针对碳达峰目标下我国港航系统的减排问题,通过构建地方政府、港口和航运公司三方主体参与的港航系统环境规制演化博弈模型,系统分析三方主体的策略选择过程与整体演化稳定性,阐明港航系统内各主体演化趋势的驱动机理。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讨论三方主体初始策略和地方政府不同奖惩监管机制下港航系统的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主动监管策略的选择与港口和航运公司的低积极减排意愿有关;港口和航运公司积极减排策略的演化速率与彼此的意愿成正比;地方政府在静态奖惩监管机制下,对惩罚强度的调整不影响港口和航运公司的积极减排策略,但低补贴强度会导致两者的消极减排;静态监管机制下,地方政府仅有(高补贴,无惩罚)的单一策略可以使港口和航运公司达成(积极减排、积极减排)的演化均衡;动态监管机制下,地方政府采取(低动态补贴,高静态惩罚)的混合监管策略能够以低成本实现港航系统积极减排策略的演化均衡。  相似文献   
843.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在水流的作用下有很好的防冲促淤作用,近年来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大面积使用,已逐渐成为航道整治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工程构件。四面六边透水框架预制件一直以来采用纯人工生产,工艺落后。通过对整体式四面六边透水框架预制使用泵送布料技术,以实现整体式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机械化预制,与传统工艺相比,机械化预制能够保证质量、生产进度、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844.
李凌 《水运工程》2017,(8):97-100
对传统护滩结构和新型生态护滩结构进行对比,并对新型生态护滩结构——"生态型护底+异形网箱堤身"的特性及其适用性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对新型生态护滩结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提出适合该结构施工的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为新型生态护滩结构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45.
岳鹏 《水运工程》2017,(8):101-103
因与先期软体排护底工程有重合区域,针对区域内存在块石及透水框架的问题,为避免对铺设的软体排造成破坏,在现有铺排船铺设软体排的基础上,采用铺排船进行深水砂被铺设处理,达到了阻隔碎石垫层、抛石等挤入淤泥和部分的水平排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46.
何洋  唐明  夏冬  周麒 《水运工程》2017,(S2):70-74
依托黑沙洲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利用BIM技术解决施工实施及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BIM应用实施方案。结果表明,BIM技术在航道整治施工组织模拟、施工进度及费用管理、协同工作、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7.
陈海英  孙鹏  楼飞  董永福 《水运工程》2017,(11):152-155
分析长江口、横沙东滩历史和近期演变以及利用情况。近期长江口河势总体稳定,在采取人工促淤等措施下,滩涂资源动态平衡。分析横沙东滩滩涂整治利用工程建设前后的滩涂变化,工程周边滩涂淤涨,有助于改善局部区域的自然环境。近期横沙浅滩-5 m滩涂资源有减少趋势,建议结合疏浚土利用以及保持滩涂湿地动态平衡的需求及早整治,有控制性地、分期适当圈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