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40篇
综合类   62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411篇
综合运输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81.
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路快速路跨越跨呼和浩特西站场咽喉区,共需跨越16股道,为选择合理桥型方案,尽量减少对运营铁路和地面道路的影响,分别对顶推连续钢箱梁、转体斜拉桥方案进行比选,并介绍连续钢箱梁结构设计和顶推施工步骤,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桥梁运营及施工阶段结构受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顶推连续钢箱梁方案经济合理,结构受力满足规范要求,为同类型桥梁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2.
针对铁路货运站场资源占用规模大、设施设备种类多、调度作业频繁复杂、站场内部资源缺乏系统性管理等问题,设计基于数字孪生的铁路货运站场资源可视化系统。结合站场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详细阐述数字孪生应用原理及架构,通过精细化建模与仿真、交互与协同、数据融合和分析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对站场箱位、货位、股道、车辆等信息的维护和管理。应用表明,该系统可增强站场内部资源间的协同性及数据共享能力,有助于提高铁路货运站场的作业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83.
董佳佳 《人民交通》2020,(7):77-77,7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货运能力紧缺日益明显.铁路因其通畅便利、运力强大的特性,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既有线路进行提速、扩能改造是释放铁路运能和促进客货运输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以既有青龙山站改造施工为例,重点讲述了多站场间融合改造、道岔插铺施工组织和技术控制,希望对未来同类型既有大型站场改造提供一个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584.
赵永亮 《中国铁路》2023,(10):76-82
列车调度员是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中枢岗位,伴随铁路运输组织改革和调度集中(CTC)系统的推广应用,列车调度员由“指挥员”转向“指挥员+操作员”,直接操作CTC设备,更深入地参与行车组织。然而,这种转变可能会给列车调度员CTC站场图操作带来一定的作业安全风险。通过梳理列车调度员CTC站场图操作主要项点,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对主要风险及风险成因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从完善CTC站场图功能、加强CTC站场图操作检查分析、提升列车调度员CTC站场图操作水平等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控对策。  相似文献   
585.
为保证铁路站场BIM模型在设计、创建和应用过程中具备统一且正确的模型特征和信息,以铁路站场BIM模型审查为出发点,基于Bentley-ORD软件开发铁路站场BIM模型审查系统,研究站场BIM模型信息标准规则,并搭建了标准数据库,通过信息读取模块获取模型包含构件的所有信息,利用信息审查和信息修正模块将模型构件的实际信息和标准数据库中的信息格式及内容形式进行对比审查、修正,并输出审查与修正的详情报告。研究表明:基于标准化的BIM模型审查体系,使得通过审查的BIM模型具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结构形式与附加信息;利用批量化模型审查方式,实现大规模站场BIM模型的快速、批量化一键审查与信息修正,显著提高了审查效率和模型修正的准确度;通过应用统一的模型审查标准,反向推动了站场专业BIM设计的三维环境的统一,促进了站场BIM三维设计的标准化,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586.
随着BIM+GIS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勘察设计成果多维化表达的需求持续增强,如何解决铁路站场专业设计流程复杂、接口专业繁多等问题造成的三维建模效率低下的现状,以及由此导致的二维勘察设计工具平稳过渡到三维设计平台是铁路站场工程亟待研究的热门问题。国内外市场公开发行的三维建模产品形式多种多样、效率参差不齐,针对不同的工程应用场景适应性差异巨大,并且现有产品多为封闭的图形数据库存储格式,不同平台之间难以实现准确、高效的协同化作业。国际buildingSMART组织提出的IFC技术和相关标准为数据从底层逻辑实现跨平台流通提供了出色的技术路线和发展理念,以及高度可扩展性。结合MDB/SQL等成熟的数据库技术将AutoCAD图形数据与IFC编码信息梳理成一套完整的映射和存储关系,并开发了配套软件系统,可以将图形信息经数据库模块等中间件生成为IFC文件,进一步基于OpenRail Designers平台参考L-SYSTEM理论和NURBS建模等方法开发了一套将IFC文件读入并自动创建BIM模型,由于是配合铁路站场专业需求的二次开发,将二维勘察设计成果转化到三维勘察设计成果的过程中也能够将很多原自定...  相似文献   
587.
基于BIM的铁路站场智能审查中,识别站场线路结构并提取为可用于审查的整体线路是关键问题。站场线路为线状实体工程,线路的BIM模型往往被道岔、轨缝、绝缘头等构件分割,因此线路结构具有离散性,难以被识别并提取为可用于审查的整体线路集合数据。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知识工程、图论,分别对线路规范、知识等文字性描述条文与线路图形结构等图形信息进行计算转译,两者结合后对线路图形信息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对整体线路结构数据的获取。首先,根据线路中线信息,获取识别站场线路结构所需的推理知识,建立线路基本特征与线路结构特征计算表达,依据一阶逻辑形式语法编制了线路结构描述的多级词汇表,并进行知识编码形成线路结构的计算语义表达;然后,根据线路在BIM软件中的数据结构,与图论相结合,实现了对线路结构图的计算转译,形成线路结构的无向图,随后根据深度搜索算法并结合线路基本特征,构建了一种考虑线路结构特征知识的类树结构构建算法,实现了单次遍历树形结构即可获取初步的线路整体结构数据;进一步,使用线路结构特征与一阶推理分析初步线路整体结构,从而将其提取为最终的整体结构数据。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算法可以高效地分析各类站场线路结构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