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1篇
  免费   117篇
公路运输   748篇
综合类   725篇
水路运输   766篇
铁路运输   411篇
综合运输   7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选取成渝客运专线(CYSG)Ⅳ标赵家院双线特大桥10个桥墩为试验桥墩,通过分析观测数据,阐述了客运专线群桩基础桥梁沉降与桩长、桩径、墩高及地基基础的关系。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桥墩的累计沉降,与的实际观测数据对比分析,证明该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并用于分析桥墩沉降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52.
研究目的:盾构直接切断桩基施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该技术在目前还不够成熟,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依托,总结盾构直接过桩的经验和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参数,为进一步研究盾构直接过桩技术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为类似工程做直接参考。研究结论:通过对软弱地层中盾构过群桩施工技术的研究,得出:(1)控制住切口压力波动值小于0.1 bar;(2)进排浆流量差与推进速度相匹配,控制超挖量;(3)推力在9 500~100 000 kN范围之间;(4)推进速度控制在10~20 mm/min,同时刀盘转速为1.0~1.2 rpm是合适的,控制刀盘扭矩在0.9~1.2 MN.m范围之间。  相似文献   
53.
根据某大桥的施工特点,从理论和有限元角度,分别对围堰封底混凝土厚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考虑封底混凝土与桩基础之间的握裹力,封底混凝土设计更加经济合理,对同类型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4.
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要求,江苏沿江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进程过程中重点发展的区域。根据沿江地区城市群的特征,把沿江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分为主骨架城际网和都市圈城际网两个层次进行规划,重点研究沿江地区都市圈内部中心城市之间以及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轨道交通通勤线网。  相似文献   
55.
基于广州洛溪大桥拓宽工程现场监测数据,对旋挖钻孔时临近隧道结构的变形进行分析,以研究旋挖钻孔成桩技术对临近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该工程中,当桥梁桩基距离地铁盾构边线超过7 m时,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施工方法;当桩基与地铁盾构边线的距离减小至约3.0 m时,采用旋挖钻机与全套管全回转钻机联合成孔施工方法。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桩基施工过程中,地铁隧道监测点平行于隧道中轴线方向的累计位移最大值为2.41 mm,垂直于隧道中轴线方向的累计位移最大值为1.94 mm,垂直于地面方向的累计位移最大值为2.02 mm,均在合理范围内。地铁左、右轨道差异沉降值存在超过2 mm但小于3 mm的现象,道床平顺度也存在个别监测值超过2 mm/10 m但小于3 mm/10 m的现象。本工程旋挖钻孔施工方法对地铁隧道变形影响较小,但左右轨道差异沉降与道床平顺度应该受到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56.
岩溶和陡坡是影响桩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桩基础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桩基础模型并依据相关规范验证了其有效性,针对5种不同坡度和4种岩溶顶板厚度进行了正交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桩基承载力的变化和桩体承载形式。结果表明:溶洞会造成更大的沉降,地基沉降与岩溶顶板厚度呈反比,3倍桩径为岩溶地质对桩基的最大影响范围。大于45°的陡坡会造成更大的地基沉降进而减少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应极力避免坡度45°以上的陡坡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当无法避免时,应重点考虑其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溶洞和陡坡降低桩体极限承载力的方式主要表现为降低桩体侧摩效应,桩体承载形式由摩擦桩转变成端承桩。  相似文献   
57.
通过分析传统桩基础荷载试验的缺点,引出一种可测得桩端阻力、桩侧土摩阻力及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静荷载试验新方法——自平衡法。介绍了自平衡法的测试原理、加载设备、测试数据分析等关键点。结合工程实例叙述了利用自平衡法结合其它测试元件确定桩侧土体摩阻力、桩端阻力及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8.
主要论述运用结构力学位移法求解半边桩基础单桩承载力、桩顶弯矩与水平力等的过程,并通过实例验证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9.
通过天山新苑二期工程兴建后不同工况的桩基础沉降对地基土和区间隧道可能发生的影响分析进行评估,对原天山新苑二期工程的平面布置、桩基础设计,提出咨询意见和相应的工程措施,从而确保地铁2号线西延伸段区间隧道的安全和满足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60.
杜强 《世界桥梁》2004,(Z1):53-56
在外海沉桩施工中,因无法采用传统的经纬仪或全站仪来进行远离海岸的测量定位,而开发、应用了以先进的GPS定位技术为手段,以保证定位精度和提高作业效率为目的的海上GPS沉桩定位系统,解决了远离岸线、大规模的沉桩施工技术难题并获得成功,为跨海大桥及类似工程在海上沉桩施工中应用GPS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