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298篇
综合类   201篇
水路运输   101篇
铁路运输   197篇
综合运输   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现代有轨电车因其环保、舒适、高效、低造价、高品质等特点,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多个城市也在规划和建设之中。但是,由于其在国内尚为一种全新的交通方式,没有标准或规范予以指导,规划及设计体系不完善,有些已建项目已呈现问题。文章结合上海松江区规划背景及交通特征,阐述有轨电车示范线T1、T2线的布局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及适应性,为即将开展有轨电车规划及建设的城市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2.
为了总结面向智能车辆的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即现役道路基础设施承载智能车辆行驶的适宜程度,阐述自主智能驾驶定义与驾驶自动化等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剖析不同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并分别从感知层、感知-决策层、决策-控制层探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人机功能差异,通过归纳总结智能车辆与道路几何要素、路面性能及其他道路要素(如道路标线)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从道路工程角度及其他道路要素方面回顾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车辆,配置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车辆对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最高,主动安全系统次之,而驾驶辅助及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适应性不足。而目前研究主要问题包括:难以归纳、标定不同驾驶自动化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及其对于道路设计参数的需求设计值;测试道路场景条件过于理想,考虑的驾驶自动化等级单一,试验规模和样本有限;道路几何、路面性能以及道路标志、标线等道路要素与智能车辆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与不同道路场景相匹配的智能车辆驾驶特征数据的获取手段。因此建议:重视并推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关键人机功能差异指标信息共享;联合高保真且可交互的道路场景、高精度感知传感器物理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微观交通流模型,利用测试场景自动化生成、极限工况场景搜寻与泛化等技术开展智能驾驶虚拟测试,突破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反映不同等级智能车辆的道路行驶适应性特征指标与评价标准,精准、有效地评估预测复杂道路场景及不利道路条件下的行驶适应性。  相似文献   
23.
超载是引起桥路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巨大的隐患。本文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交通问题进行探究,就提高路桥载荷质量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为以后的路桥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针对道路交通事故综合救援装备专用作业装置存在功能不匹配、性能适应性差等问题,参照《清障车》(QC/T 645)和《道路车辆清障救援操作规范》(JT/T 891),提出了道路交通事故清障救援装备专用作业装置的测试与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某型道路交通事故综合救援装备为例,分别选取空载、额定载荷、超载、侧绞盘载荷、托臂载荷、扶正等系列工况测评。验证结果表明:该型道路交通事故综合救援装备的功能和性能均合格。  相似文献   
25.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1):165-166
港区内道路交通特性不同于一般城市道路,其道路集疏运能力是影响港区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针对杭州港区临浦作业区的交通特点,对港区内的道路宽度、车辆换算系数、车流速度和密度等参数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港区货运量吞吐规模,对港区规划道路集疏运能力进行适应性评价,有助于提升港区道路网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6.
目前港口供电系统存在体积大、结构设置不合理和不适应环境等问题,经研究提出了减小体积、优化系统配置、提高箱变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相应对策,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箱式变电站,解决了目前港口供电系统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7.
潜艇上部分电机的泵类负载为通海泵,深潜状态其出口承受的海水压力巨大,要求变频电源能在电机"堵转"状态下强行启动电机。背压启动是潜艇变频调速系统的一个新问题,本文对变频电源带电机背压启动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适应性改进措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
立足于国际经贸环境、中国国民经济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的最新形势,分析当前全国沿海港口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面临的宏观环境。提出码头评估能力的概念,客观分析港口吞吐量统计数据的构成,就沿海港口评估能力与运输需求的总体适应性、分区域适应性、发展结构适应性以及与产业布局适应性进行探讨,提出问题及建议,展望港口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9.
景宏伟  李跃才  丁宁 《公路》2007,(8):199-202
沙漠防护一直是沙漠地区修建公路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着就地取材和生态适应性的原则,对高速公路通行区域进行了生物防护沙漠试验,分析研究了中国沙棘在沙漠高速公路不同方向路基边坡的种群特征和生态适应性。研究表明,同一坡向中国沙棘种群的生长特征、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等均无显著差异,其生态适应性具有趋同性;在北坡和南坡之间,种群的生长特征、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等均有显著差异,其生态适应性具有趋异性。在实践中可根据坡向的水分特征和中国沙棘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在南坡宜适当加大造林密度,并加强土壤水分管理,以便提高造林效果和促进种群生长发育进程,使其尽早发挥沙漠防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公路网现状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清  金光浩  范怀玉 《公路》2007,(7):166-168
为了研究公路网现状与未来需求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05年北京市公路网现状评价为例,在分析新形势下公路运输和路网建设要求的基础上,从公路网的结构性能和交通性能两方面入手,对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指标的选取进行了探讨,制定出一套公路网现状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此体系对北京市公路网进行了适应性评价,认为公路网的结构和交通性能与高效、快速的公路运输系统有直接关系,并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