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78篇
公路运输   305篇
综合类   250篇
水路运输   321篇
铁路运输   234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浮筏隔振系统隔振效果有限元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船用浮筏隔振系统,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一种浮筏隔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振级落差方法估算了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振级落差理论估算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在一定精度范围内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62.
The fault-tolerant control (FTC) of heavy-haul trains i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speed regulation proposed in previous works. The fault modes of trains are assum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fault detection and isolation (FDI) are studied. The FDI of sensor faults is based on a geometric approach for residual generators. The FDI of a braking system i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teady-state speed. From the difference of the steady-state speeds between the fault system and the faultless system, one can get fault information. Simula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suitability of the FDIs and the redesigned speed regulators.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FTC does not explicitly worse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peed regulator in the case of a faultless system, while it obvious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peed regulator in the case of a faulty system.  相似文献   
63.
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北延线工程上跨铁路桥需跨越多股铁路,受天河机场限高等因素影响,主桥设计为(86+2×156+86)m预应力连续梁桥。设计中通过增加梁高、调整预应力钢束布置减少梁体残余徐变变形,采用二次张拉竖向钢绞线预应力体系改善主梁腹板抗裂性能。为减小施工对既有铁路的干扰,采用转体施工方案,转体吨位达15 000 t。邻近铁路的基坑采用隔离桩支护,基坑开挖和桥梁施工各阶段既有铁路路基附加沉降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4.
主要介绍高塔柱在施工过程中位移变形观测的意义、目的、方法,选取特定施工段进行位移量的测定,并对相应的变形量进行分析。找出塔柱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一般变化规律,并在施工放样时采取措施加以避免和修正。  相似文献   
65.
针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在外海、深水、厚软基地质条件下沉管隧道基础沉降及差异沉降控制技术问题,对传统桩基与复合地基方案进行对比,提出港珠澳沉管隧道采用PHC刚性桩、高喷柔性桩、挤密砂桩散体桩复合地基逐步过渡到天然地基的地基及抛石+碎石垄的组合基床方案。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及观测数据证明提出的新型复合地基及组合基床方案控制沉降及差异沉降的效果显著。提出沉管隧道基础沉降主要组成及复合地基建议的沉降计算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为防止或减少汽车碰撞对驾驶员的伤害,吸能转向柱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通过对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反作用力和碰撞时方向盘下缘所受撞击力的分析,结合碰撞中不同情况下乘员头部和胸部对转向柱的撞击情况,确定了不同工况对吸能转向柱临界压缩力设定的影响,并最终指出如何结合安全带的选用及安全气囊的匹配情况来设定吸能转向柱的临界压缩力。  相似文献   
67.
以宁波市机场路快速干道与杭甬高速互通立交的A线匝道桥A9#墩-A11#墩三个墩位预应力盖梁为例,阐述预应力门架式盖梁的设计过程及计算模型,以及盖梁钢束张拉与上梁的相互穿插顺序、盖梁预应力张拉对墩柱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刘苏明  石达强 《隧道建设》2011,31(6):743-748
以某盖挖顺作地铁车站施工为例,对车站在复杂环境条件(站桥合一、先桥后站、地下管线密集、周边建筑邻近)下基坑开挖出土方案、钢管柱连接方案、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拆除方案等几项关键工序进行比选,介绍了各备选方案的优缺点。通过方案优化,最终选择了"出土孔上配龙门吊+局部坡道"开挖出土方案、钢管柱现场法兰连接方案及金刚石绳锯切割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方案,保证了车站的安全、质量和工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9.
以云南小磨路K109+600~K122+024路段上的隧道群、陡坡与混行路段为试验样本路段,应用虚拟视景生成系统建立了路段三维静态与动态模型。在隧道内设置倒伏示警柱、视觉标线与常规标线3种中央隔离设施,在爬坡路段与混行路段上均设置附加车道,对比分析了3种路段上的平均车速与车辆平均横向位置,并评价了3种安全保障措施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隧道内,3种中央隔离设施下的平均车速标准差分别为9.74、10.01、10.40 km.h-1,车辆平均横向位置标准差分别为0.54、0.70、0.69 m,说明设置倒伏示警柱后,车辆保持较好车速和横向位置;在爬坡路段上,当交通流量不超过1 000 pcu.h-1时,设置附加车道有利于主线路车辆车速的提高;在混行路段上,当非机动车流量分别为500、800 pcu.h-1时,设置附加车道后,车速增大,车速标准差减小,车辆横向位置变大,说明设置附加车道有利于提高和稳定车速,并可减少与对向车辆的冲突。  相似文献   
70.
Monolithic silica spin column extraction (MonoSpin-SPE) was developed as a simple, sensitive, and eco-friendly pretreatment method which combined with ultra-fast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UFLC-MS)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six phthalate 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