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31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硫酸钙晶须作为一种新型阻燃材料,是否可以用来研制阻燃沥青值得研究。通过理论和试验分析,证明以硫酸钙晶须作为阻燃剂而研发的阻燃沥青,不仅有很好的阻燃效果,而且硫酸钙晶须的添加还提高了沥青的软化点,降低了沥青的针入度,明显改善了沥青的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2.
根据粘土路基施工对路基的质量产生的极大影响 ,论述了在粘土路基施工中要控制石灰质量、掺灰剂量和填土厚度等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泥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是影响水泥土搅拌法形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重要因素。通过水泥土室内配合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入量、不同养护龄期、不同土类、不同试验条件对水泥土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出了不同水泥掺入量、不同养护龄期与圆柱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对现场使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基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过大量的试验数据,对如何;售确测定三灰碎石中的水泥、石灰剂量。对今后的施工具有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质子辐照技术在软恢复二极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质子能量与辐照深度的关系及质子剂量与软恢复二极管各项性能参数的关系,阐述了质子辐照技术的优越性,还介绢了在软恢复二极管研制中质子辐照配合电子辐照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钢纤维混凝土桥面抗裂性能及设计和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钧利 《公路》2006,(4):124-128
基于混凝土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钢纤维的阻裂作用和增强效果,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抗裂度和裂缝宽度的计算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公式。通过对已建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长期使用性状的分析,对钢纤维混凝土桥面设计中的钢纤维类型、用量、剪力筋的设置及施工工艺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综合比较,铣削型钢纤维是最佳选择;钢纤维用量的体积比宜为0.6%~1.0%;施工时选择适宜的水灰比和振捣器具。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胶粉沥青混合料的最优配比方案,采用主骨架空隙填充法进行混合料级配设计,以目标空隙率作为主要控制指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其他体积指标及马歇尔稳定度作为一般控制指标,同时对比研究了不同胶粉掺量对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主骨架空隙填充法(即CAVF法)进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能有效解决胶粉颗粒对矿料骨架的干涉作用,设计级配方案最佳油石比为7.0%;胶粉掺量对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影响微小,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8.
综合考虑不同德兰尼特AS纤维掺量对AC-16Ⅰ型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分析,确定最佳纤维掺量。对不同纤维含量的AC-16Ⅰ型沥青混凝土分别进行配合比设计,并通过纤维沥青混凝土的主要路用性能试验,分析和评价纤维含量与路用性能之间的关系,由此关系综合考虑路用性能和经济性,最终确定最佳纤维剂量。  相似文献   
19.
从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渗和抗冻性能等方面入手,对铁渣粉与水泥混凝土的掺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掺配科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和应用实践表明:在C30~C40级普通硅酸盐混凝土与铁渣粉的掺配料中,当铁渣粉掺量为20%~50%时,28 d后混凝土强度、抗渗与抗冻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当掺量为25%~40%时,混凝土各项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高黏度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标号、不同性质沥青掺加高黏改性剂TPS后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高黏改性剂TPS掺量的增加,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趋于稳定.推荐高黏沥青配方:采用基质沥青加工高黏沥青TPS掺量为12%,采用SBS I-D沥青加工高黏沥青TPS掺量为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