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5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高路堤沉降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高路堤填土施工期路基沉降实测资料,运用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构造了预测路基沉降的等时距遗传神经网络模型, 并且对该网络进行了训练以及仿真,对预测结果运用3次样条插值可得到预测时间段内的任一时刻沉降结果,通过和实测沉降结果对比可知遗传神经网络比人工神经网络节省大量的调试时间和计算时间,而且其预测精度优于BP算法和指数拟合方法,显示其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中结构物替代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中,模型材料的几何尺寸应为原型材料几何尺寸的1/n。然而在很多试验研究中,由于缩尺制备的原因,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基于土工离心模型相似原理,对其结构物的替代准则进行详尽的综述、分析和讨论,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未进行土工加筋、常规土工加筋及预应变加筋3种工况的土体对比试验,揭示常规土工加筋虽然对控制路堤的侧向变形及不均匀沉降有一定效果,但预应变加筋对提高路堤的稳定性,其效果更加明显,进而分析了预应变加筋土技术的力学特性;同时,给出了预应变加筋土技术中土工网合理的拉伸范围,并提出常规加筋技术中土工筋材与土体之间弹性模量相互匹配问题。为土工加筋尤其是预应变加筋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桩土应力比计算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理论,提出了利用桩土平均瑞利波速评价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新思路。汲取以往动力测试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根据波动有限元方法并结合人工透射边界条件,基于平面应变假设,计算分析了在脉冲荷载作用下,桩距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中波的传播的影响,同时结合试测数据,也证明了新思路的可行性。利用信号的互相关分析技术,分析了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上地表各点运动的相关性,计算并分析了瑞利波速与地基土、桩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并分析了桩土平均波速与桩土模量和测点位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运用Fortran90编制了模拟在基坑开挖条件下墙体-桩体-土体体系相互作用的二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计算结果桩顶、墙顶位移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可供对相关数值模拟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DLFEA-TPR程序进行计算、分析城市隧道开挖对邻近地下管线的影响因素,可为隧道施工类似条件下对管线影响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许多高速公路进行了路基沉降观测工作,以便对路堤填筑完成以后的沉降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测,高路堤沉降预测模型较多,但均较难达到理想的精度。文章则依据高路堤填土施工期路基沉降实测资料,考虑到沉降单调增长的特殊性,根据位移分解原理,采用皮尔曲线提取沉降趋势,用基于免疫进化的新型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外推偏差,从而提出了一种高路堤沉降预测的新型智能方法。实际工程证明了所提智能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应用。引入经典砂井地基固结方程,将单砂井地基上、下端边界假设为接近实际情况的半透水边界,考虑真空、堆载荷载的实际施加组合时序,合理界定初始边界条件,推导符合地质和施工实际情况的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工法下单砂井地基孔压、固结度及固结沉降解析解。针对一个高速铁路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工程项目,敲定各项参数并做简化转化,计算土体孔压时空分布规律、沉降变化规律等。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分析表明:所获得的整个地基孔压、固结度和固结沉降计算公式,能揭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软土地基孔压、固结度、固结沉降变化规律;可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阶段的堆载荷载分级瞬时施加,土体的孔压、固结沉降等响应更为合理;单纯真空预压阶段,不同深度处各点孔压最终稳定在不同的恒定值;真空堆载联合预压阶段,不同深度处的各点孔压最终稳定在相同的恒定值;真空堆载联合预压阶段的堆载前期,真空荷载占主导地位,中后期堆载荷载作用才凸显出来;提出了计算参数u0、utt、■、utl概念,并开发了这些参数的合理经验取值方法,计算结果证明了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