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倾角对复合锚固桩水平承载力影响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锚固桩是新型的地基加固技术,能够以和直桩几乎相同的成本布置斜桩,提供良好的水平承载力.通过对不同倾斜角度、不同组合方式的复合锚固桩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复合锚固桩水平承载力与倾斜角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倾斜桩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桩群的水平承载能力,相同组合方式的桩群极限水平承载力随倾角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变化,其中八字形斜-斜组合双桩的水平承载力超过斜-直组合桩.  相似文献   
12.
岔道口隧道是张家口至石家庄高速公路上的关键工程,其作为浅埋、偏压双连拱隧道,采用分层台阶法进行开挖,是对特殊隧道施工的一种新尝试,对于中隔墙的监测工作尤为重要。该文阐述了该隧道监控测试方法,重点介绍了中导洞初支与围岩接触应力、锚杆轴力的量测及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初支有效遏制了围岩变形,同时确定了二衬最佳施工时间,预测支护锚杆长度,为后续工程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强夯作用下的红粘土地基压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建昆明国际机场红粘土地基为依托,研究了红粘土在强夯作用下的压实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粘土强夯压实效果并非随夯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强,夯击到一定次数时,坑底土体变成"橡皮土",产生较大的侧向移动;在同级夯实能下,红粘土地基夯点下土体和夯点间土体的压实度相差不大;在不同压实能下,地基土体的压实度随着夯击能的增高而增加;红粘土强夯最佳夯击深度为1 m,有效夯击深度在1~3 m之间。  相似文献   
14.
失稳挡土墙加固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加筋喷射混凝土、高压注浆和预应力锚杆的联合加固方式,对失稳挡土墙进行了加固,同时对土边坡也利用微型抗滑桩和中高压注浆进行了加固。根据加固设计参数和各种材料属性,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对加固结构和被加固结构的稳定性(侧向位移的变化情况)以及预应力锚杆和抗滑桩的轴向力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各种不同类型的加固结构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完全可以保证边坡以及挡土墙稳定。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失稳加筋土挡土墙加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国内各地相继出现了加筋土挡土墙失稳问题,对相关路桥的运营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由于条件特殊及环境制约,此类工程加固难度 很大。本文结合山东省104国道界河立交桥加筋土挡土墙的加固工程,对此类工程失稳的特征、原因及相应的工程对策从理论到实践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得到了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双连拱隧道左右幅开挖对临洞的影响,以云南省晋红高速公路蔡官营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块体离散元软件3DEC中的黏结块体模型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分析双连拱隧道一侧开挖对临洞拱顶沉降和围岩节理破坏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地表征蔡官营隧道纵向间距过大或过小时现场出现的异常变形及结构破坏等现象;开挖过程中,无论是先行洞或后行洞开挖都会造成临洞拱顶沉降值增大及围岩中张拉、剪切破坏节理数量的增加,且破坏的节理主要以剪切滑动破坏为主,说明除了位移、应力外,节理破坏数量的变化也可作为围岩所受扰动大小的判断依据。然后以多个指标为判断依据,研究该隧道左右幅掌子面不同纵向间距对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影响,进而确定合理的纵向间距;根据先行洞掌子面附近拱顶沉降值变化得出合理间距不小于30 m,根据张拉失稳节理面的数量得出合理间距为20~40 m,根据处于滑动状态的节理数量得出合理间距为30~40 m,根据发生滑动节理数总和得出合理间距为20~40 m,根据中隔墙的水平位移得出合理间距为20~40 m,根据二衬弯矩值得出合理间距不大于40 m,综合所有判断依据,得出隧道左右幅掌子面纵向间距应介于30~40 m(隧道净空的2~2.5倍)之间。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将左右幅掌子面纵向间距严格控制在该范围内,最终隧道顺利实现了贯通。  相似文献   
17.
单孔复合锚杆桩是在同一个钻孔中安装多个长度不同的锚杆体,通过高压注浆使粘结应力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锚固长度上,实施对地基基础的有效加固。作者结合起亚汽车模修车间地基加固工程,对单孔复合锚杆桩技术从工程实践到加固机理进行探讨,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压注浆碎石桩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复合地基理论基础之上,集成了碎石桩和注浆加固优点的新型地基处理方法,能有效改善整个复合地基的力学性能,提高其承载能力。笔者以北京至珠海高速公路新乡至郑州段的K44+771~K44+941高填方段为依托工程,利用高压注浆碎石桩技术加固路基,并用瑞利波探测技术检验加固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加固后路基的承载力提高了27.3%~36.4%,变形模量提高了30%~50%,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隧道衬砌属隐蔽工程施工。常规检查手段多以钻孔验证为主,带有随机性、有损性,且较盲目。地质雷达是利用高频脉冲电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以北京—化稍营高速公路黄羊山隧道初衬检测为例,阐述地质雷达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并通过雷达图像的解析,得出钢拱架、初衬等的图像特点,为同类工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隧道建设的规模和数量迅速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却相对不足,随着隧道越来越多地穿越诸如软弱围岩、溶洞等复杂、恶劣地质区域,对施工技术和理论研究的要求也更高,如何做到规避灾害,安全施工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以重庆市某公路隧道为依托,对穿越膨胀性软岩段隧道,提出不良地质构造与围岩条件、水的因素、不规则地应力以及工程因素等导致隧道灾害的因素,不同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案来规避灾害。利用Poyting-Thomoson模型计算隧道围岩变形,与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相结合,对隧道膨胀性软岩段的围岩变形做出预测,得出最佳二次衬砌支护时间。同时从初支二衬间的应力角度对膨胀性软岩进行了持续监测,表明了膨胀性软岩隧道段防治方案达到了预期目标。从致灾机制来分析隧道建设,可以更好地为工程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