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370篇
综合类   249篇
水路运输   125篇
铁路运输   162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通过对钻孔灌注桩设计的改进,利用岩土注浆理论和注浆工艺,消除施工隐患,提高桩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2.
大直径桩基础人工挖孔施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长沙湘江南大桥主桥3^#墩水下基础大直径桩进行人工挖孔全过程,包括平台搭设,河床处理,内外护筒安放,夹壁衬底砼浇注,人工开挖工艺及边跨9^#到16^#墩人工挖孔和穿过深达10m的砂砾覆盖层的有关技术,这种施工方法较旋转钻孔工艺简单,质量易控,效益好。  相似文献   
143.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建筑施工中临时钢管桩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设计工况下的钢管桩进行结构强度和刚度分析,得到钢管桩的应力值,之后按m法复核钢管桩基础的强度,为钢管桩基础的承载力和结构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钢管桩结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基于弹性理论,提出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群桩基础的工后沉降计算方法,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与秦沈客运专线跨305国道15号墩的沉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证明本文提出的工后沉降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5.
沈微 《北方交通》2006,(2):52-54
通过对桩基础复合地基在载荷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特性的简要分析,提出了以桩土应力比n作为指标来评价复合地基处理的效果,并运用Marc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各个计算参数对桩土应力比n的影响;还确定了各个计算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这对桩基础复合地基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6.
广州华南路三期A3标桩基础施工中采用抛填法、注浆固结法、灌注混凝土填充法、钢护筒穿越法、套放大小钢护筒法等对溶洞进行处理,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溶洞区桥梁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47.
采用抗混滤波器的检测仪与普通滤波器检测仪进行桩基低应变检测时,得到的波形不尽相同.文中对这两种类型仪器的检测波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根据反射波法原理得到了判断缺陷桩的类型、部位及程度的方法,从而达到更严格控制成桩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8.
149.
通过对采空区桥梁群桩基础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采空区桩基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过程及特点,揭示不同工况下的基础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沉降满足规范要求,沉降主要集中在浅层土地层中;桩间土与桩顶沉降均匀;采空巷道顶板的沉降与地基其他部位沉降基本一致,桩基能够有效限制采空巷道顶板的变形。  相似文献   
150.
为了研究群桩基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及桩身进入非线性状态后桩身内力变化过程和应力分布规律,通过对群桩基础缩尺比例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研究桩基础的破坏机制、承载能力及桩身应力分布;采用M塑性铰模拟墩的弹塑性、PMM塑性铰模拟变轴力作用下桩身的弹塑性和日本规范中推荐的方法模拟土的非线性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群桩-承台-墩整体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1)水平荷载作用下,各桩受力不均匀,外排桩的桩身应力大于内排桩的桩身应力;(2)高承台桩桩身最大应力点位于土面以下2~4倍桩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