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9篇
  免费   302篇
公路运输   3491篇
综合类   2610篇
水路运输   1093篇
铁路运输   1766篇
综合运输   35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608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464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22.
由于粉煤灰地层本身工程性质较差,隧道开挖时不同工序及支护方式的变化也极易影响掌子面的稳定及支护结构的安全.本文结合盐坪坝隧道埋深浅、跨度大、穿越不良地层粉煤灰地层的特点,对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工程中常用的地层预加固方式做简要介绍并分析其适用性,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粉煤灰地层大断面连拱隧道的预加固技术,主要采用高压旋喷桩对穿越粉煤灰地段实施地表加固,从现场施工情况来看,盐坪坝隧道现已成功贯通,期间没有发生掌子面坍塌、地表沉陷等情况.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双圆柱绕流的卡门涡街现象进行了非稳态数值仿真,使用动力学模态分解方法(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对仿真得到的圆柱绕流涡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流场预测,研究了不同奇异值截断阶数对预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DMD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获得非稳态流动过程中涡量数据的模态结构和对应模态的频率、振幅;与稳定的周期阶段相比,用DMD方法分析处于不稳定周期阶段的圆柱绕流流场特征较困难;增加截断的奇异值数目在完善流场特征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流场还原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24.
本文参考工程案例,借助数理模拟分析的方式,对路面混凝土板洪水冲蚀空悬段应急填筑修复技术开展专题分析探究,以为同类应急填筑修程应用提供研究和技术参考,助力建设安全巩固的公路交通。  相似文献   
25.
浩吉铁路卢氏盆地第三系弱胶结膨胀性极软岩边坡高度大、段落长、风险高,膨胀岩高边坡稳定性便成为控制性工程技术问题.以卢氏站103 m高的膨胀岩边坡为例,结合膨胀岩微观结构、膨胀力、干湿循环强度等力学试验成果,开展降雨和干湿循环等极端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岩边坡工程设计需采取分级预加固、坡面锚固、系统防排水措施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膨胀岩剪切强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在干湿循环达到8次后剪切强度基本稳定;降雨和干湿循环作用下,锚索受力明显持续增加,锚固桩受力变化不明显,锚固桩对膨胀岩边坡变形和稳定的控制效果更为明显和有效;随着降雨和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边坡安全系数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最终边坡安全系数为1.30,长期条件下边坡处于稳定安全状态.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安全施工和健康运营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6.
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旧桥加固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与弊端进行简要的介绍,并重点讲述体外预应力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7.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重车越来越多,对我国的现有桥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由于早期修建的桥梁设计标准低,已不能满足交通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科学的加固处理后,才能保证我国桥梁的安全运营。本文分析了桥梁病害原因和桥梁加固的意义,重点结合京沪高速公路子牙新河特大桥加固工程,阐述了几种常用的桥梁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质量通病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施工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29.
通过宁波滨海某围海造陆工程电渗联合真空预压的现场试验研究,对强度、含水率、沉降、孔压等参数进行监测,比较新型管式EKG电极和传统板式EKG电极对吹填淤泥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管式EKG电极加固区域的土体强度更高,孔压消散更快,沉降量更大,深部含水率更低,是更为高效的电极材料。主要原因在于,管式EKG电极排水通道更为畅通,不易被淤泥堵塞,从而为软黏土电渗联合真空预压加固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30.
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在湿软黄土地基现场进行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桩试验,通过改变击实试验的锤击数和桩体填料的类别(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灰土、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素土、纯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探索最优锤击数以及合适的桩体填料形式。结果表明:在保证桩体锤击数至少为8击情况下,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灰土桩的加固效果最好;其次是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素土桩。纯再生材料桩不适宜用于湿软黄土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