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7篇
综合类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在用车符合性检查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第Ⅲ、Ⅳ阶段汽车排放标准的颁布及实施,在用车符合性检查也将在我国全面展开。在借鉴国外尤其是欧洲相关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开展在用车符合性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不同能量间的传递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评价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搭建了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测试平台,并利用该平台对某电动汽车在NEDC工况下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制动回收能量和回收率主要受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制动初速度和减速度的影响,当制动初速度低于控制策略中设定车速时系统将不进行能量回收;鉴于NEOC工况中制动初速度和减速度比较单一的情况,建议开发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评价的工况。  相似文献   
33.
我国汽车的排放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排放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是控制汽车污染物排放的依据。简要回顾了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并根据近年来国家汽车排放抽查和日常检测数据,按车型分类说明了我国汽车排放的现状;简要介绍了相关的车用燃料标准制、修订情况;文中最后部分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所做的其它一些基础工作,包括汽车排放试验室网络建设和比对试验工作以及对排放控制有关部件实施产品认定等工作。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试车场实车老化试验结果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从起燃温度、空燃比特性、工况法排放和实时连续分析结果等四方面比较分析了催化转化器台架快速老化和试车场实车老化的结果及其相比性。基于选定的车型和催化转化器,结果表明100h台架快速老化试验比试车场8万km老化试验更严厉些。  相似文献   
35.
基于碳平衡法的汽车油耗测量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方茂东  郑贺悦 《汽车工程》2003,25(3):295-297,294
介绍了我国油耗测量方法标准情况以及常见的汽车油耗测量方法;阐述了碳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日本、美国、欧盟等油耗标准或法规的碳平衡法公式。通过示例比较了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并与油耗仪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指出欧盟碳平衡法公式比较简洁实用,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36.
研制了一种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笺模态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够排气污染物进行连续取样分析,实时记录排气污染物浓度等参数,从面得到各 况的排放量。论述了排气污染物模态分析的原理和技术要点介绍了所研制的轻型汽车气污染物模型分析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7.
排放试验用底盘测功机的设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方茂东 《汽车工程》1996,18(2):114-119
根据汽车在道路上和底盘测功机上运行时的受力分析结果,提出了底盘测功机设定原则和负荷设定方法,举例分析了底盘测功机上各种负荷设定方法,并综述欧、日、美排放法规有关底盘测功机的一些规定。  相似文献   
38.
稀燃汽油机降低NOx排放技术方案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和三效催化转化器的不同组合,对一台改装的16气门电控燃油喷射稀燃汽油机进行了降低富氧下NOx排放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效催化转化器位于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之前的布置方案具有较好的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9.
本文首先提出了“催化转化器-发动机-汽车”系统的概念,指出影响催化转化器实际装车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以及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汽车排气排放的重要性,并据此提出了催化转器在汽车上的应用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0.
满足新排放法规的柴油车后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车后处理技术是柴油车满足新排放法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对NOx和PM的控制。通过对目前技术先进的几种后处理技术的详细介绍,分析了其商业化应用的前景,总结了未来柴油车后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