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孙云虎 《中国造船》2007,48(B11):357-361
以BZ34-1CEPA MODULE为例,介绍自由设站与切线平距法在大型组块底部尺寸控制中的应用。针对陆地大型组块建造时,由于组块底部结构复杂,单一站点切线平距法无法直接控制底部尺寸,提出了一种新型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42.
在分析国内枢纽互通交通设施设置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高速公路大型枢纽互通立交的交通组织,研究如何通过科学设置标志标线、采用电子路牌预告和指引、多技术叠加组合设计等,使驾驶者选择正确的行驶方向和转向路径,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43.
北极作为自然资源和商业通道的交汇地,对于经济、能源和航道高度依赖的欧盟来说其战略意义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4.
45.
山区河流交汇河口的综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收集的若干山区河流交汇河口资料,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山区河流交汇河口分布密度低于平原可流;来水来沙集中于汛期,从枯水到洪水的变化过程中,支流流量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交汇河口附近存在江心洲,其位置与交汇形式,支流入汇位置等有关。这些特性有助于分析其成滩原因,对今后山区河流河口滩的整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6.
本文基于Mke21FM模块,建立了交汇河道二维水动力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现状条件下的水流流态进行模拟分析,针对现状流态存在的问题设计分流堰,对比工程前后的水动力特征以定量分析工程对流态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三角分流堰的三个角均能起到分流或汇流作用,且各个角的功能可随着分流口流场的变化而自动调整,水流在河流交汇段的i能耗减小,流速明显提高,水动力增强,有利于河床水深的维持。  相似文献   
47.
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泥石流与主河交汇试验的模型相似律并进行室内模型试验,探索了泥石流与主河水流的交汇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交汇口支槽与主槽槽底之间的关系不同,泥石流入汇主槽后的运动形式也不同,大体可分为潜入式交汇和分层交汇2种形式.潜入式交汇中,泥石流龙头速度近似按线性关系衰减,龙头几何特征与异重流不同,它的高度与长度变化较小,横向宽度与长度可用线性关系表达;当支槽有回水时,泥石流头部受到水流的破坏,发生沙、石沉降,形成分层运动.  相似文献   
48.
区间地铁列车振动的地面响应测试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地铁列车引起的地面振动的规律,选择在北京地铁东单一建国门区间,采用高灵敏度加速度传感器和24位动态信号采集记录系统,测试正常运营的地铁及地面交通造成的地面垂向振动加速度。采用汉宁窗和线性平均技术,将95次测试记录共354个时程信号转换为频域内的1/3倍频程频谱;按照地铁的车型进行平均化处理,得到地铁G型车和S型车的1/3倍频程谱均值。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地铁列车引起的地面振动规律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和背景振动。地面振动存在1个“交汇频率”,在小于“交汇频率”的范围内,地铁列车引起的地面振动主要受背景振动制约,而距离的影响很微弱;在大于“交汇频率”的范围内,地铁列车引起的地面振动主要受距离的影响,但背景振动的作用仅次于距离。地铁与地面车辆引起的地面振动的叠加,使在1~30Hz频率段内的地面振动响应增大。  相似文献   
49.
利用自航船模试验,研究两级单线航道中间渠道供船舶交汇错船的交汇区尺度及船舶航行方式。试验表明,中间渠道交汇区通过斜导墙缩窄分别与上、下游通航建筑物连接,过渡段长度大于2倍船长是合理的。参考相关标准和设计规范确定交汇区宽度和船舶航行方式,确保一线船舶停泊另一线船舶以正常航速航行能在交汇区顺利进行交汇,以提高通航建筑物通过能力和船舶航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0.
上海南浦大桥浦西段车辆交汇控制十分重要,为了确保南浦大桥通车后的运行安全,本文专题对大桥的浦西段交通情况、交通组织及车辆交汇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研究了以往的车辆控制方法后,考虑到大桥交汇的特点,作者提出了车辆交汇控制的新方法——智能模糊控制法,在文中作者还对该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