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89篇
  免费   1686篇
公路运输   14206篇
综合类   10531篇
水路运输   9623篇
铁路运输   4611篇
综合运输   2904篇
  2024年   230篇
  2023年   646篇
  2022年   911篇
  2021年   1151篇
  2020年   818篇
  2019年   948篇
  2018年   490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1005篇
  2014年   2244篇
  2013年   1874篇
  2012年   2299篇
  2011年   2722篇
  2010年   2771篇
  2009年   3181篇
  2008年   3117篇
  2007年   2414篇
  2006年   1890篇
  2005年   1994篇
  2004年   2332篇
  2003年   1658篇
  2002年   1050篇
  2001年   1038篇
  2000年   674篇
  1999年   449篇
  1998年   401篇
  1997年   443篇
  1996年   496篇
  1995年   471篇
  1994年   330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51.
李昆 《交通与运输》2020,36(4):57-60
为科学合理的拟定山岭区高速公路的设计速度,明确各设计要素的运用标准,使项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以京秦高速公路山岭区段项目为例,采用以定量为主的综合对比分析法,对设计速度的选用进行研究。首先,提出高低两种设计速度方案,结合实际建设条件,对两方案分别进行路线、桥梁、隧道等工程设计;其次,估算工程经济各项指标,计算各路段运行速度,并做同等深度的比选;最后,经分析论证确定推荐的设计速度。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适用、可行,对于山岭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的选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2.
以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为例,利用动态称重系统(Weight-in-Motion,WIM)实测数据分析了2019年至2020年的济青高速公路的交通轴载分布特征,获得了不同轴型车辆的轴载谱变化规律;通过对全年交通量的分析,得到了车道拓宽后的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调节系数及车辆横向分布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轴载谱的方法可以更加全面、精确地分析交通荷载对路面结构产生的破坏机理,可以为类似区域条件下道路设计分析提供基本的交通输入参数.  相似文献   
53.
针对北运河杨洼船闸渗透变形破坏、地震液化、地下水控制及天然建筑材料平衡、水环境亲水安全等问题,采用综合地质测绘、综合工程物探、地质钻探、原位测试、水文地质试验、室内试验、水环境质量调查、BIM等技术对建设场地进行勘察,并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综合确定了场地地震液化下限,原状砂土的室内试验确定基础持力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渗透变形等参数;现场抽水试验提出船闸基坑地下水控制的水文地质参数;BIM对开挖弃土工程量进行精细计算;水质的全分析确定水体对人体不会造成健康风险,勘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4.
京杭运河穿黄工程场地覆盖层深厚,上跨方案的渡槽水位与两岸地面高差达30 m以上。针对渡槽两端的高水头船闸多级分散错层式省水池,提出了墙背高填式、墙背低填式两种闸池布置方案。利用ABAQUS软件分别建立平面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闸池沉降、闸室底板弯矩在施工期、使用期的全过程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高填土对闸室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在天然地基条件下,两种布置方案闸池沉降均较大,墙背高填土下曳力、边载产生底板负弯矩,基本上抵消了土压力产生的正弯矩,导致两种方案底板弯矩差异不大,且始终由负弯矩控制。2)地基处理方法是减小闸池沉降、改善闸室受力条件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3)闸室、墙背填土的多桩型组合处理法和基坑外填土的排水固结预压法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55.
袁占全  曾威  郑松  宋涛  王涛  牛作鹏 《水运工程》2022,(11):184-190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各参建方基于BIM沟通汇报时无法准确反映工程实际情况、不能清晰表达汇报思路的问题,开发了航道整治工程BIM+GIS三维交互汇报系统。系统利用SuperMap GIS平台实现航道BIM+GIS数据集成和性能优化,通过Unity插件对处理后的BIM+GIS数据进行快速加载,实现了BIM+GIS数据与传统文档的灵活操作与高效融合。在武安段航道整治工程进行了实际应用,通过BIM+GIS数据与PPT文档融合的交互式沟通汇报,提高了参建单位之间协作与沟通效率,进一步促进BIM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6.
基于有限时域差分法,对空气-抛石-土层3层介质进行探地雷达正演模拟,分析雷达波传播过程和典型接收图谱。结果表明,雷达波在介质中以球面波形式传播,能量随传播距离逐渐分散,遇到电学属性不同的界面将产生反射和透射;根据雷达波反射和同相轴连续特征可推测抛石层与土层交界面,根据波形反射异常、波形反向、波速变慢可圈定疑似夹泥等软弱异常区,但多次回波使接收图谱畸变,易引起误判。将探地雷达应用于实际抛石围堰工程探测并结合钻孔勘测,探明了抛石层厚分布和抛石体内异常。  相似文献   
57.
吴淞江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之一,包括河道疏浚与新开、新建水利枢纽设施、沿线跨河桥梁新建及改建等建设内容,其中先期实施的新川沙河段工程,河道总长约7.8km,需拆除重建桥梁7座(4座车行桥,3座人非桥),结合相关规划、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工程规模、当地文化等对7座桥梁设计方案进行统筹考虑,为城市跨行洪干河暨高等级航道桥梁设计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59.
抗滑桩是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中稳定边坡和治理滑坡的主要手段之一,嵌固段桩前被动土拱效应是影响抗滑桩水平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被动土拱的形成演化过程是抗滑桩水平抗力调整的关键。通过几何缩尺比例为1∶15的抗滑桩物理模型试验,对桩前被动土拱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了探究。根据抗滑桩桩前被动土拱和模型试验系统的对称性,自主设计土压力传感器的布设方案,以保证在试验过程中对桩前土体各测点的xy方向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实时采集;采用千斤顶对模型桩施加水平荷载,对加载过程中抗滑桩嵌固段桩身弯矩、桩前土压力及桩前土体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绘制桩前土体应力云图并对桩前被动土拱拱轴线进行了拟合,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对照分析,以揭示桩前被动土拱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桩身弯矩和桩前接触土压力均在嵌固点下4倍桩宽处附近出现极大值,后随埋深逐渐减小;②桩前被动土拱是由相邻桩对桩前土体的相互作用使主应力发生偏转而逐步形成的,其演化过程可分为初步形成阶段、承载阶段和破坏阶段;③桩前被动土拱拱轴线呈抛物线形式,随埋深逐渐增大形成被动土拱所需桩顶位移随之增大;④同一埋深处桩前被动土拱矢跨比随桩顶位移增加而逐渐变大,在承载阶段土拱矢跨比随埋深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