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51.
首先对施工阶段土建工程计量控制内容进行总结,对施工阶段土建工程计量控制的主要原则进行分析,对工程计量的程序进行探讨,对工程计量的管理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对于施工阶段土建工程计量控制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2.
对机车车轴超声波探伤发现的缩孔缺陷波形进行特征分析,发现缩孔缺陷对底面回波具有严重的影响,缺陷回波高度下降的速度慢于底波下降的速度,且缺陷回波底部显示一定的宽度范围。  相似文献   
53.
高等学校的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中间除个别是在中学入党外,绝大多数都是经过高校各级组织严格考察,按照党员标准发展入党的。他们是高校学生中的一支骨干队伍。如何做好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本文就我校计算机系学生党支部的工作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客车后围档次设计的对比分析,总结了档次设计规律,并提出了档次设计与主观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5.
超大型船舶由于弹振响应现象突出,在航行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疲劳破坏。常规的梁理论法和准静态谱分析法都存在一定缺陷,无法准确分析弹振响应对船体结构疲劳的影响。本文为研究弹振响应下的疲劳评估问题及弹振疲劳的影响因素,在确定的工况和航速条件下,基于应力振型叠加法对某超大型矿砂船进行疲劳损伤计算,分析浪向角和短期海况对弹振疲劳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振响应使船体热点在高频段产生新的应力峰值,疲劳损伤度大大增加;弹振响应对疲劳的影响程度随浪向角和海况变化明显。本文结论对超大型船舶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6.
伴随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开展专业自评不仅是内部专业自我诊断与改进的需要,也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自评系统应运而生,高职院校专业自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开展校内专业自评提供了平台支撑。本研究根据专业自评工作流程,对系统总体业务框架进行了分析和系统设计,主要从管理员、专业负责人、评审专家三类角色的功能需求实现了高职院校专业自评系统。  相似文献   
57.
通过分析公路设计中,特别是旧路改建等特殊情况下的横断面填挖工程的计算方法,就编写软件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介绍了“扎方”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8.
研究目的:通过全面的经济、技术比选,确定哈尔滨地铁正线接触网的悬挂方案,提高工程质量,节省工程投资。研究方法:通过校验隧道结构尺寸,确定方案的可行性;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适合本工程的接触网悬挂方案。研究结果:本工程正线全部为地下线,架空刚性悬挂从悬挂结构、电能损耗、维护维修以及投资方面均占有较明显的优势,各项技术性能满足工程需要。架空刚性悬挂在本工程中采用可以很好的发挥其结构简单、少维护的优势。研究结论:根据研究的结果,推荐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正线采用DC 1 500 V架空刚性悬挂。随着地铁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接触网悬挂形式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根据不同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条件,选择相应的接触网悬挂形式,才是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投资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
文章叙述了达克罗技术在国外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对达克罗涂层的制备,耐蚀性研究,耐热性研究等,并用图表说明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0.
文章主要对武汉理工大学女教职工精神及心理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调查研究,分析形成诸症状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