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简要介绍了双艉鳍线型船艉鳍分段制作,以及轴架在船坞的定位安装过程,即通过双艉鳍分段总组及船坞搭栽工艺制定、实施安装的精度控制,通过专用托架基座,实现了艉鳍分段与轴架的同步安装,从而确保了轴系照光顺利进行,解决了双艉鳍分段船坞定位的安装难题。  相似文献   
62.
63.
洒向人间一片情矽肺风湿有克星一代奇药──克矽风矽肺、煤主肺是国家规定的12种职业病中最为常见、进展最快、死亡率最高的职业病。矽肺病是矿山、铁道、建材及所有接触粉尘行业内目前不可逆转性职业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关肺病患者近50万人,国家每年为矽肺病患...  相似文献   
64.
司剑钧  相旭 《科技交流》2003,33(2):133-136
本主要介绍北京地铁四号线陶然亭站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65.
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沥青稳定碎石透水混合料用于路面结构基层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提高了路面结构的排水性能。同时又不降低其结构承载性能。本文基于国外对大孔隙透水材料的试验研究和实际使用状况,针对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混合料的特性,提出了可行的满足路面使用性能的组成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6.
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高路堤沉降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高路堤填土施工期路基沉降实测资料,运用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构造了预测路基沉降的等时距遗传神经网络模型, 并且对该网络进行了训练以及仿真,对预测结果运用3次样条插值可得到预测时间段内的任一时刻沉降结果,通过和实测沉降结果对比可知遗传神经网络比人工神经网络节省大量的调试时间和计算时间,而且其预测精度优于BP算法和指数拟合方法,显示其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7.
一、活塞国内现有水平多为圆形和椭圆形裙部活塞。使用寿命:普通汽油机15万公里,普通柴油机20万公里。国外先进水平多采用裙部变椭圆的鼓形活塞及镶槽结构。使用寿命:强化汽油机30万公里;强化柴油机50万公里。  相似文献   
68.
弓剑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2):137-141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FAO)根据自动化等级分为GoA3有人职守的全自动运行和GoA4无人职守的全自动运行。针对全自动运行系统"中心强化管控、故障快速恢复"的功能需求特点,阐述全自动运行的核心专业——信号系统,从GoA2级向GoA4级过渡中在系统架构和功能上优化设计方案的重要性。以中心直接管控列车为出发点,重点从中央集中管控、设备安全可靠、故障快速恢复等方面,提出了采用双活中心、全电子联锁、集雷达与视频分析技术于一体的智能探测设备的优化建议,为提高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工作艇收放装置主要用于完成快速、安全地将舰船上的小艇及人员移至水面,或安全回收工作艇至舰船上等海上任务。针对这一典型的欠驱动机械系统,采用拉格朗日方程的方法建立其动力学模型。根据舰船在海上的实际运动情况,对系统的二维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分析小艇摇摆的二维平面摆角,研究其在船体运动影响下的变化情况。然后在上述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系统的摆动部分,为其设计自适应迭代控制闭环控制器,达到消摆的目的。最后,仿真结果证明了此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0.
大金龙的成功历程对于大金龙本身而言是一部宏伟的创业史、创富史,对于整个中国客车而言,大金龙的成长则直接推动和见证了中国客车二十年的巨变,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