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篇
  免费   46篇
公路运输   492篇
综合类   229篇
水路运输   150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船舶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阐述国际海事组织(IMO)批准的《73/78船舶防污染附则Ⅵ》中关于限制船舶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规则,并介绍了当前主要使用的减少船舶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2.
从使用和环保的角度出发,对柴油发动机排出的三种颜色烟雾的原因及排除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3.
汽车排放控制及净化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严重的汽车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健康的危害问题,分析汽车排放物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及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4.
崔荣健 《船电技术》2009,29(12):43-47
文中提出了现代柴油机技术发展的关键是节能与环保,详细分析了当前柴油机在节约能源和降低排放方面的发展现状及柴油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5.
硫含量对柴油车排放的影响与减排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硫含量对柴油车排放物PM、NOx、CO的影响,并通过分析硫含量对氧化催化转化(DOC)、柴油颗粒过滤(DPF)、NOx排放控制等排气后处理技术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有效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96.
以4相位单交叉口为研究对象,保持信号周期不变的情况下,以减少人的总延误和交叉口区域尾气排放量为目标,通过改变各相位绿灯时间来建立优化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求解。仿真算例表明,此方法在降低交叉口区域人总延误的同时,减少了该区域内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在保障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下改善了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7.
利用高精度的移动排放测试仪,对涡轮增压轿车和非涡轮增压轿车进行深圳典型道路工况下的排放测试,分析涡轮增压技术对轿车排放的影响。测试数据分析表明,涡轮增压轿车的CO,HC和NOx平均排放因子都低于非涡轮增压轿车。这主要得益于更多的O2供应、更高的压缩比和中冷器技术,实现了更加充分的燃烧和更低的热负荷,从而改善了车辆的排放。  相似文献   
98.
采用AVL全流采样(CVS)系统,在3台国Ⅳ重型柴油机上进行了国Ⅳ、国Ⅴ柴油油品对排放影响的对比试验,试验使用ESC,ETC以及ELR测试循环。3台发动机均采用增压中冷+SCR技术路线,供油系统包括高压共轨和电控单体泵系统,排量范围为3.8~11.9 L。研究发现,无论是ESC循环还是ETC循环,国Ⅴ柴油相对于国Ⅳ柴油,均可以降低重型柴油机的PM和CO排放,但对NO_x,THC和ELR烟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
介绍邮轮柴油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污染情况,对采用岸电和柴油发电的经济性进行比较,提出减少邮轮停港期间有害气体排放的措施,以及邮轮供电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问题,为港口设计人员做好邮轮供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理论,构造一个预测轻型轿车排放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经验证,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对一般轻型轿车排放结果进行定性预测,可以作为简易稳态工况法(ASM)尾气检测前的参考,对节约检测成本、提高一次检测通过率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同时以南京市为例,研究了轻型汽油车行驶里程、使用年限等参数对排放的影响,为有针对性的维修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