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196篇
综合类   453篇
水路运输   37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5年   22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5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江苏沿江某高速公路长期性能跟踪观测和检测成果,从路面结构性能、破损状况以及车辙状况等方面对组合式基层、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进行综合比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类不同基层沥青路面弯沉整体状况、裂缝度、车辙深度由大到小分别为:组合式(设置级配碎石过渡层)>柔性>半刚性>组合式(未设置级配碎石过渡层)>刚性;组合式(未设置级配碎石过渡层)>刚性>半刚性>柔性≈组合式(设置级配碎石过渡层);组合式(未设置和设置级配碎石过渡层)≈柔性>半刚性>刚性。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各方面性能指标比较均衡,综合性能优良;采用其他类型基层的沥青路面由于其特殊的性能指标,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但仍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结合江苏省品质工程示范创建理念,依托镇丹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建设,对路面工程品质提升技术及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分别从耐久性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管理新举措、路面四新技术推广应用、“互联网+”智慧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方案研究和实施.通过对路面品质工程建设探索,不仅可以提升路面工程质量,保障服务水平,同时相关经验与成果也在更大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在拌和、运输、铺筑过程的能耗与碳排放,采用定额法和热力学平衡方程计算施工能耗;利用混合料生产过程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和计算得到的生产环节标准煤消耗量,计算施工中的碳排放及有害气体排放量.施工能耗计算结果表明,拌和时集料加热环节是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的主要节能环节,相比于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4.
针对养护作业工作区路段车辆车道保持及其安全性问题,首先进行了单幅双通路段实车试验和现场交通观测,采集了驾驶员眼动数据和车辆行驶轨迹参数。然后分析了驾驶员注视角度、注视时间对车道保持的影响特征,并建立了车道保持模型。最后提出了工作区路段安全性分析指标和标准,并证明了所建立模型和标准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道安高速是贵州省第一条绿色循环低碳示范公路,通过对道安高速公路设计期的低碳选线理念、建设期的绿色循环低碳建设技术的应用、运营期的节能减排体系进行研究,充分涵盖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服务设施、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不仅降低了道安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期的能耗,减少了CO_2的排放量,而且也提高了高速公路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沈震  黄毅 《上海公路》2022,(1):1-5+18+141
为研究沥青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依托实体工程,提出了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监测方案,包括传感器布设方案、动力响应测试方案和动力响应分析方法,可以指导沥青应变计、基层应变计、压力计施工。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建立了4个不同位置处的沥青层层底横向应变的时程曲线,沥青层层底横向应变受到车轮与传感器间相对位置的影响较大。分析了沥青层层底纵向应变的时程曲线,表现为“压-拉-压”交替变化波形。当前轮或后轮驶向和驶离传感器时,纵向应变时程曲线均呈现受压状态。分析了沥青层层底竖向应变的时程曲线,呈现“拉-压”交替变化。当前轮或后轮驶向和驶离传感器时,竖向应变时程曲线均呈现受拉状态。建立了底基层层底纵向应变的时程曲线,在移动荷载的作用下,均呈现受拉状态。当车轮位于传感器正上方时,拉应变达到最大值。分析了路基顶面应力时程曲线,在移动荷载的作用下,呈现受压状态,且后轮引起的压应力远大于前轮。当车轮位于传感器正上方时,压应力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微波加热是国内外新近研究的一种加热方式,具有深层加热、均匀性好、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以往微波加热技术多应用于沥青路面日常养护,未见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应用。该文基于微波加热的原理和特点,提出国内外独特的微波辅助加热就地热再生组合工艺流程,并开展微波辅助加热就地热再生在连霍高速养护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机直接对原路面加热的方案是不合适的,确定了微波加热机二次提温的方案。连霍高速就地热再生工程实践表明:经微波加热后,铣刨料内部的加热温度可提升14℃,保证了后续混合料的拌和摊铺温度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大跨径钢桥面铺装养护工程为例,研究了环氧树脂薄层罩面养护技术的应用和性能。针对大跨径环氧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存在的裂缝、坑槽、抗滑性能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渗透型、稳定型环氧树脂薄层罩面养护技术。通过室内力学性能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实体工程应用,研究了环氧树脂薄层罩面养护技术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薄层罩面可以有效封闭铺装裂缝,提升铺装层的整体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乳化沥青配方对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3种冷再生用乳化剂室内制备乳化沥青,分析了乳化沥青对冷再生混合料的工作性、早期强度和水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乳化剂制备得到的乳化沥青常规性能差别不大,乳化粒径差别较大,乳化沥青对冷再生混合料的可工作时间、早期强度和抗水损坏等性能影响较大。建议实验室制备冷再生乳化沥青的平均粒径控制在2μm左右,在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延迟时间试验确定混合料的可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0.
安全是交通运输永恒的主题,事关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围绕实现"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领先"的交通强国目标,以降低交通事故率、死亡率和提高交通系统安全可靠性为导向,在深入剖析我国交通安全现状和问题基础上,总结国内外交通安全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零死亡愿景"交通安全理念和实施战略,为服务交通安全强国建设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