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免拆模板复合剪力墙体系及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作为发展方向的新型结构体系代表了建筑体系的发展方向。说明新兴建筑体系的需求和生命力。结合我国目前住宅结构体系发展现状,研发出一种新的抗震节能住宅结构体系——免拆模板复合剪力墙体系。首先介绍了几种国内外常见的新型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免拆模板复合剪力墙体系。介绍这种结构体系研发背景与进展情况、结构形式以及结构的各种性能。最后对这种结构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结构设计方案的评估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到结构体系可靠性分析的困难,提出了扩展荷载减量法的思想。运用这种方法,并结合结构设计的现状,开发了结构设计方案的评估系统。通过对实际工程的分析,得出该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设计方案的好坏。 相似文献
3.
基于广义变分原理的铁路无缝道岔计算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继承现有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将广义变分原理应用于铁路无缝道岔结构体系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铁路无缝道岔计算理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计算模型,在假设钢轨纵向位移函数的基础上,计算了无缝道岔结构体系各部分的能量,通过广义变分法建立了结构体系的平衡方程,编制了计算程序,分析了固定辙叉无缝道岔钢轨温度力与位移。 相似文献
4.
先进的公共汽车交通专用道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为背景,并针对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公共汽车交通普遍存在的准时性差、行程时间长、换乘不方便、舒适性差等服务水平低的问题,提出了先进的公交专用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框架,并结合上海市延安路公交专用道及浦东新区公并定位系统(BLS)的实施,探讨了公交专用道在交叉口进口道外的处理方法和公交优先控制技术,其研究成果对于构筑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的公共汽车专用道系统,改善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施工工艺看“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各种桥梁施工方法--支架浇注法、悬臂施工法、渐进施工法、逐孔架设法、移动模架法、顶推施工法的介绍,简单回顾了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历史,对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出现、发展及其优缺点给与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结构体系转换对PC连续梁桥变形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一种新型的通过改变模型参数实现模拟结构体系转换过程的计算模型,对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解除临时支座前后的线形变化进行了计算,并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对不同参数状态下计算模型的变形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本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所得结论对其他类型桥梁结构施工控制过程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的常用方法,并对体外预应力结构体系的力学特征、配筋设计计算方法及结构检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不等跨连续钢箱梁的设计概况,并着重分析了该连续梁结构的受力特点及不利的变形因素,设计过程中通过建立结构体系的转换模式消除了不利影响,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板柱结构体系中,由于楼板上没有梁的支撑,柱节点处只有板与柱连接,板的设计厚度又有局限性,因此板柱节点就成为板柱体系的薄弱环节,为有效提高板柱节点的抗冲切能力,采用SATWE和ANSYS两种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影响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几种因素对板刚度影响的规律,依据这些规律,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避免由于措施不当,导致施工困难。 相似文献
10.
隧道是一种特殊的工程结构体系,是处于围岩相互作用体系中的结构物,一经开挖,原有受力状态就会改变,原有力学体系便被打破。为了确定锚喷支护与围岩之间的力是否最终达到平衡,确定初支参数及二衬时间,指导施工进行隧道围岩收敛量测是重要的手段。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