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以杭州文晖大桥主跨双塔双索面三跨(100 m+240 m+103 m)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目前桥梁设计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层合单元空间分析理论分析复杂载面形状的斜拉桥,并进行了实桥的静动力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理论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对结构的不同材料必须采用不同单元的限制,用较少的单元就能够方便模拟和描述各种复杂的结构的总体受力性能,且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一座典型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的加固实例,提出了对此类型桥梁采用体外预应力索加固的方案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桥梁桩基承载力计算在整个下部结构计算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对摩擦桩计算的规定,利用Matlab强大的数学分析功能进行求解,并利用Matlab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在程序中输入相应钻孔的地质信息、桩基设计尺寸和不同工况下的荷载信息,程序就能得到计算结果;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计算表明,利用本程序计算得到的桩端承载力结果,满足经济、安全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义乌市宗泽大桥主桥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V型墩连续刚构桥,全桥长291m,宽42m。为了检测桥梁结构的静力和动力性能,鉴定桥梁的承载能力,对该桥进行了静动载试验。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V型墩连续刚构桥的试验情况,包括测试内容、加载工况、测试方法以及静动载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桥具有一定的整体强度和刚度,承载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邯郸市人民路—东环路全互通立交桥工程NE16~NE19匝道桥为背景,根据《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对小半径城市立交桥梁抗震进行分析探讨。计算表明:考虑铅芯支座及滑动支座的非线性特性,各个墩柱在E2地震下的工作状态均处于弹性范围内工作,达到了设置减隔震装置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6.
悬索桥钢桁加劲梁栓焊节点处汇交杆件多,构造复杂,受力集中,为复杂的空间受力结构。介绍根据疲劳损伤理论确定疲劳试验荷载的过程,设计并制作1︰1.9的缩尺模型,对该模型进行200万次疲劳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完成循环加载200万次后,模型上各测点的应力状态稳定,没有发生开裂、损伤、疲劳裂纹萌生现象,且标准疲劳荷载作用下结构应力水平较低,小于我国规范规定的疲劳容许应力,因此该桥的栓焊节点结构在使用寿命期间及正常养护维修情况下,不会发生疲劳开裂,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福建南平西城大桥是一座85 m+125 m+85 m Y型墩连续刚构桥。介绍了该桥上、下部结构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箱梁构造特点、Y型墩构造特点,预应力钢束布置,结构内力分析,合龙段顶推力的确定等,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一座典型的三跨(30 50 30)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双箱双室并联连续箱梁桥,利用空间板壳有限元来模拟真实的桥梁,进行空间受力分析和参数研究,并进行了荷载试验研究,说明宽桥横向刚度对桥梁变形和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甲南大道跨月湖桥位于台州湾产业集聚区月湖核心区域,承担的不仅是交通上的功能,更是能体现"人性化、现代化和景观化"桥梁建筑结构设计理念。桥梁结构选型、方案构思及设计综合考虑桥梁的功能、周边规划、景观造型、台州海洋文化等因素,构思了"海上升明月"和"飞跃梦想"两个主题方案,采用含有拱元素的桥型方案,整体营造桥梁"融于城、隐于绿"的生态意境。  相似文献   
10.
体外索加固T型刚构桥的静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T型刚构桥的大部分病害均与预应力损失过大有关,因此目前对T型刚构旧桥加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预应力索及粘贴钢板等来补偿混凝土的预应力。为评价采用这种方法加固桥梁的效果,采用空间有限元法分析了一座体外索加固后的T型刚构桥的静动力性能,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体外预应力成品索进行加固,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的强度、刚度、抗剪能力和承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达到了设计的要求,但是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的部分振动频率与体外索的主振频率较为接近,应采取减振措施,预防体外索的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