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水路运输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较低原始排放发动机,以稳态工况的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及催化转化器转化效率为基础,在仅考虑化油器及二次补气阀本身控制误差情况下,分析了化油器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并对闭环电喷技术路线进行了对比;从理论和实测两方面分析了过量空气系数对尾气排放控制的关键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成熟的传统闭环电喷技术,化油器方案通过国Ⅲ排放法规不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海缆敷设、打捞原理,归纳提出船艉A形架吊放系统的功能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仿真计算、引用借鉴等方法对门架结构物设计、滑动架设计、电液同步控制、恒张力控制4大实现难点进行讨论,最终实现了船艉A型架吊放设备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上接2010年第4期) 对于三元催化转化器来说,对CO,HC及NOx同时达到较高转化效率(大于80%)的过量空气系数λ需处于一个狭小范围内(约0.01~0.02,俗称λ窗口),并在偏浓方向,如图5所示,离开这个范围,都会导致η不同程度降低。对于单纯的氧化型催化转化器和还原型催化转化器来说,  相似文献   
4.
考虑化油器、发动机及补气阀本身的偏差,二次补气阀不可能给尾气提供散差在3%以内的补气调节量。因此,精调化油器斗缸头补气+三元催化转化器方案仍不具备通过国Ⅲ排放生产一致性要求。精调化油器+缸头二次补气+三元(或两级)催化转化器方案示意图如图14所示,如果使用精调化油器+缸头补气+两级催化转化器(氧化催化转化器+还原催化转化器)方案,使用较浓混合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