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北京地铁浅埋暗挖折返线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针对北京地铁10号线劲松站至终点站折返线区间具有结构形式多样、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差、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情况复杂和施工组织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对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提出第四系地层中地铁折返线区间设计及施工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结论:第四系地层中修建地铁时,设计应考虑化解断面差异、减少断面过渡、预加固中间土体,按照影响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等级的建筑物保护措施;地面无管井降水施工条件下采用辐射井及洞内降水措施.同时,严格按照浅埋暗挖关键工序进行施工,即可解决工程重点难点问题,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地铁隧道斜交穿越地裂缝带的纵向设防长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安地铁1号线斜交穿越地裂缝带为工程背景,通过地裂缝活动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西安地裂缝活动的影响范围和西安地铁1号线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纵向设防长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裂缝活动时引起其上盘地层中出现应力降低和下盘地层中出现应力增强现象,且在垂直于地裂缝走向上其两侧地层中应力变化大致呈现出反对称分布特征.隧道设计埋深处地裂缝活动的影响区宽度为30 m,即上盘17.5 m,下盘12.5 m;考虑安全系数时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设防宽度为55 m,即上盘35 m,下盘 20 m.根据地铁隧道与地裂缝带的斜交夹角,确定地铁区间隧道不同夹角斜交穿越地裂缝带的纵向设防长度.研究结果对西安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斜穿地裂缝带的结构处理及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长春城市铁路隧道是目前特大直径盾构在国内铁路项目上的首次应用,工程具有结构断面大、地面环境要求高、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等诸多不利因素,故无论在土建设计、机械制造及建设施工中都将碰到一些很有挑战的技术难题。通过在大直径盾构选型、圆断面内轮廓拟定、盾构施工地层影响程度分析及地面建筑物保护方案、管片结构设计、管片结构防排水等方面的初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从人员、制度、培训、生产资料到位,信息沟通与协调配合,强化管理、创新思路、精细组织,做好开通后设备复查整治等4个方面总结集包铁路电务设备顺利开通运用的经验,对今后电务设备的验收、接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计算机联锁系统、微机监测系统等新技术装备经过不断的摸索改进已日趋成熟,并在中国铁路信号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有2个实际的问题也已迫切地摆在了信号人员的面前:一是铁路现场存在大量电磁干扰源,必须保证新设备正常工作且不与其他设备产生相互干扰;二是新设备研制单位多、型号多、生产单位多,几乎每套设备都自成体系,放置于专门的机柜,使本来十分狭小的既有信号机械室变得更加拥挤,不易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6.
结合北京地铁5号线刘家窑车站主体暗挖段隧道北端马头门超前支护的工程实例,研究和阐述了管棚+交叉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技术的机理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结合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环境安全风险管理现状,介绍了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源分布现状及与结构的相互影响,阐述了地铁建设领域安全风险管理分级和评估体系,以及安全风险的控制标准和监测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速铁路长大隧道内接触网工作特点及安全防灾要求、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分析,提出长大隧道内接触网供电灵活性、接触网悬挂方式、线索和零部件选型、预埋槽道式基础及接触网接地防雷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安全防御措施,进一步提出了重视高速铁路长大隧道内接触网运行可靠性和安全防灾等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北京地铁五号线刘家窑车站主体暗挖段隧道北端马头门超前支护的工程实例,研究和阐述了管棚加交叉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技术的机理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国—双区间"盾构隧道受近接上穿地下过街通道施工影响的工程问题,针对盾构隧道周围地层的二重管无收缩WSS工法注浆加固措施,对整个动态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预测了地下通道的开挖卸荷引起下卧盾构隧道的变形情况,并评估了盾构隧道的安全性。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对近接盾构隧道周围地层采用WSS工法注浆加固能够有效地减小开挖卸荷引起的既有盾构隧道隆起变形和收敛变形,增大变形曲率半径,从而减小盾构管片的纵、横向的附加应力,对近接施工中的既有结构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